筷子先進 還是刀叉灑脫?

筷子先進還是刀叉灑脫?

說起中西方吃飯差異是不是很容易就想到了中國人用筷子,西方人用刀叉。坊間有一種說法“中國人文明用筷子,西方人野蠻用刀叉”,這也許是某種偏見,今天跟著華岳小編追根溯源的就來扒扒這種差異從何而來。

在這個民以食為天的國度,生存成為人類首要需求。從華宗漢祖的先民懂得刀耕火種而改變茹毛飲血的陋習,從而需要在火中以及湯中汲取食材的這種需求。由于火焰以及高溫的湯不允許用手抓的習慣,于是就出現的樹枝、長毛等替代物,然而這些工具只能是插、或者挑,我們聰明的先民這時手指已經能靈活的應運了,從而使用兩根樹枝來進行夾、扒、撈等動作。以此推斷筷子就是這個時候誕生的。

各國筷子的特色

中國的筷子與立方體相似,頭部和尾部比較細,竹筷的使用率比較高。還有我們經常見到的巨型場筷,比如你吃油條的時候……

日本的筷子頭是尖的,大多都是木制的,當然也不乏包漆的,沿用中國的古語“箸”。

朝鮮半島的筷子因為戰亂,為了筷子能使用的更久他們的筷子是扁平的兩篇金屬做成的。

筷子和刀叉折射出了中西方的差異,同時從價值觀、社會觀、以及人生觀等幾個方面反映出了其暗含的科學原理觀。

刀叉的使用比筷子晚很多,刀叉的最初起源和歐洲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習慣有關,他們在馬上隨身攜帶的刀,一般肉熟了之后就直接用刀割下來吃。說起這個,讓大家突然想到了內蒙的游牧人民。在這之后,歐洲的游牧民族定居之后,他們以畜牧業為主,面包也都是副食可以直接拿在手里吃。再后來,到城市定居以后,刀進入了家庭廚房,也不必天天攜帶,其作用主要是用來宰殺牛羊、切割為主。

因此不僅改變了中西方的進食方式,還改變了中西方生活觀念。使用刀叉必然是要分著吃,而筷子就必須是圍坐在一起共同進餐。西方人開始就分吃由此演變其人民都獨立,并且子女獨自生活的能力很強。然而筷子的共同進餐制度,勢必形成以家庭為單位的制度,這就是我們腦子里根深蒂固的“家”。

中西方無論從文化、觀念還是飲食上都有一定的區別,今早在聽一段語音中提到一個關鍵字“交流”,說海外的中國人很難融到當地的主流社區,根本原因不是文化或者是思想,而是中國人的胃。不多中國人幾天不吃中餐就開始捉急,要么到處找中餐館,要不就自己開火做飯。但是西方人的主流社交也是在吃飯的時候,在一個團體不經常在一起吃飯,其實就是一種自我隔離,想想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無論是公司同事、學校同學,在吃飯的時間交流的東西是最多的,這時候我們能得到的信息是最多的,就像中國人的延長已久的“飯局”。所以不要約束自己,約束自己就是成長的反義詞。互相學習,互相交流這樣才能融入到對方的思維中。否則讓你移民海外,還不抑郁而死!!!

???<???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早上起來,總能看到特別的東西。醒目的警示牌,非常難的。
    10086好閱讀 299評論 0 0
  • [![996.icu](https://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
    James_Geng閱讀 236評論 0 0
  • 拍攝出擊中心靈的照片,并非從你有多好的器材和經驗出發。下面這8個要點,適用于任何人任何設備,拍出好作品,這些原則有...
    莫意思_2fd2閱讀 343評論 0 0
  • 時間過的真快,這個月已經過了一半了,明天晚上寶貝說回來了,心里有點不舒服,剛剛在全民kg 里面聽別人唱歌突然想起我...
    志梅閱讀 194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