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教師的自白:在逝去的時光里你都做了什么?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老師與學生相識是緣分,你無法選擇教誰或者不教誰,叫你一聲老師,你就得接受。可是老師卻可以選擇是把學生教更好還是選擇對學生不管不問。前者是良知和責任。后者是混飯吃。你無法期遇學生,你無法做預言家和操控手。但是你卻是最美的畫家,直指心靈,你可以在不同的學生身上繪畫出不同色彩和濃淡的斑駁畫作。學生沒有優劣之分。畫作沒有好壞之分。只有適合二字。一切教育皆源于此。

室友今天在班上要1年級的學生唱生日歌祝她朋友生日。因為我給這個班代過好幾次課,結果學生以為那個朋友是我。有一個學生還特意寫了紙條給我。好感動啊。真好。一年級哦。

我覺得我與別的老師最大的不同在于我相信我的學生。就好像我對自己的自信一樣。什么專業水平,教學經驗,都是次要的。相信自己教得好學生,相信學生是可以變更好的,是正在變好的,是已經很好了的。沒有這種自信,教育就是負擔,就是壓力,就是放不開,就是看不到前途或希望。而有了這信心,就有了希望。有了希望還怕什么呢?

因為我們班每次上課加分都很亂,要么沒加要么讓學生自己算,又出差錯出爭執。總是跟班主任投訴。昨天我說每個組自愿選一個計分員,有人說:“自己組給自己組加分,有的人就會多加。要不相互記吧!這個組的組員,記那個組的分數。”我說:“不行。如果什么都要別人監督你,那是讓你們學會挑刺,學會苛責。我們要自己的事自己做,自己組自己管理,如果每個人都想著投機取巧多給自己加點分,那加來加去大家都是假分數,還有比較的意義了嗎?”于是學生紛紛舉手表示自愿當計分員為本組服務,一下子6個計分員都選出來了。課后我說哪個組愿意跟我去義務勞動,有2個組是全部舉手了。最團結最奉獻的2個組,我就帶著他們去了多媒體搞衛生,每個學生都很負責,多媒體教室貼了瓷板,衛生不好搞,我們的拖把都打濕了,學生又自己去借干拖把,劉風波最靈泛,在一樓看到2個拖把就拿了過來,其余幾個女生不知情,絞盡腦汁去初二班級借拖把,初二老師在上課,他們可算費了些周折才借到,可是那時我們已經把衛生都搞完了。其間有些同學以為借拖把的同學是溜走了,還喊他們回來,我說這是義務勞動,想走的,我們不要叫。我也是后來才知道她們幾個是借拖把去了。總之,學生的主動熱情感染了我,也激勵著我們。

昨天留了兩個不聽課的學生,留了很久。其實也不是他們到了不可原諒的地步,也沒鬧事,也沒犯大錯。就是不聽課,可是我不希望這種懶散成為他們繼續不學習的勢頭,于是來了次徹底整頓。今天變化很大。所以今天的課上得非常順利,整張試卷講下來,可以感覺到每個人都回家認真做了,連平時從不舉手的也頻頻舉手,包括昨天被留的,也回答了好幾個問題,而且都答對了。以往講試卷很多阻礙,不懂的知識點,易錯的知識點。可是今天很輕松,時間也過得很快。還有早晨,我叫學生給我帶包子,結果他忘了。后來他拿著2個包子來我辦公室,說把他的那份給我,說他自己在家吃了早餐。頓時我感動得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我反復問他,真的在家吃了嗎?要不一人一個吧!他堅持說他吃過了。我也只好恭敬不如從命了。吃下了那兩個包子,現在想起來,眼里還是會顫動。這個學期平時也有點不聽課,不做作業,只是我沒抓他談話。其實他們也是善良乖巧的。可能只是在課堂上沒得到關注和鼓勵,沒有成就感。一旦給了每個人相應的關懷,沒有不被觸動的心靈的。所以學生就是那么可愛。在關鍵時刻,溫暖你,給你觸動。我從來都不認為有誰是教不好的,只有不妥的教育,不好的方式,艱難的改變過程以及耐心的期待。對你的學生多一些原諒吧!學生也是人,會犯錯誤,而且是不斷,重復犯。就讓他們享受犯錯的進步感,享受更正的成就感吧。相信你的學生。別忽視任何一個。總有一天,他們會讓你有所觸動。

......

讓學生從心底里生出一種自我教育的認知,從心底里獲得一種自我教育的需求,是一切教育成功的關鍵鏈。只有當每個人覺得學習不再是別人的事,而是自己的責任,覺得做更好的自己是自己的使命時,一切的教育才能順利進行。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真正的學習是自學。老師,別太看高自己,別太覺得自己不可或缺,只有學生在不知所措的時候他們才需要你。或者是學有所困,不知所措,或者是心有疑慮,不知所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有所困惑,才有所施教。把學生往困難上趕,把學生往疑慮處引。包括在知識上,更包括在生活上,在處理同學關系上,處理與父母的關系上。這才是良性的,健康的,快樂的和輕松的教育互動,才是有所為有所獲的教育,才是順利的可行的教育。教育不再是牽著鼻子走,而是按圖索驥,順藤摸瓜。運籌帷幄,盡在掌握。

我期待我的學生都是向上的,積極的,好學的,努力的。誠實,善良,乖巧,伶俐。大部分還是可塑之材,少部分難以馴服的人,一旦被馴服,或許能量不可估摸,只是很少有老師會去做這樣的事。只有做到了上述,才可能期待學生智慧,創新。只有沉浸下來才可能生出智慧。只有學會思考,才可能有所創新。每次跟學生長談,都是一次能量的碰撞,會讓我的心久久難平。我這樣做不是很妥當,說的話也不是很恰當,我應該用學生的思維和學生的語言來跟他們對話,解決他們的問題,可是我沒有那么大能耐和耐心,我還是用了師長的語言和期待,跟他們亂說一陣,得到的回饋仍然是他們的嘻嘻哈哈或者麻木不仁。直到肚子餓了,身體防線開始攻破。這就是打的持久戰。我陪他們餓,陪他們煎熬。直到最后家長找到學校,我把家長遣回去,繼續聊,直到他們心里開始不安,開始覺得不得了。才會反思這一切。有一種人就是不到黃河不死心。我從來都沒有想過去放棄誰。打我學會了思考開始,我就給了自己一個信念。盡可能多地去幫助人,那時我的對象是我的同學,我的弟弟妹妹,與其不管,放棄一個人,不如挽救一個人。直到慢慢地,我意識到了方式方法的重要性,于是反思,學習,實踐,用最合適的方式去幫助不同的

.....

我始終相信我的學生就是最好的學生。如果一個老師連這點自信都沒有,我很難想象他教的出比自己優秀的學生。一個老師最大的成就就是教出讓自己敬佩的學生。

用心教學是一件讓我陶醉的事情。我的很大一部分幸福的源泉來自于此。找一份讓你的靈魂能夠有蒸騰狀態的工作,把它當做你的事業。不虛度此生。有時候我也會想想我的未來會和誰共度,他會不會喜歡我的追求,接受我的性格,認同我的價值觀,快樂著我的快樂,悲傷著我的悲傷。我不要一個和我同甘的人,而要一個能夠和我一起懂得欣賞悲劇,欣賞悲中的美感的人。你可以嗎?

由于自己的懶惰與懈怠,開學至今,才終于把李鎮西的愛心與教育看完。無數次被感動,鼻子一酸,忍住眼淚繼續讀。有時候實在忍不住了就蓋上書本走動一下再回過來讀。因為前后跨一個月,有些閱讀心跡也淡了。我讀到了教師的真誠無私,教師的使命和信仰,更希望全國更多一些這樣的老師。于自己,我在李老師的童心教育里得到了共鳴,他是我的榜樣,也給我力量。上學期的教育實踐,我也有很多可以書寫的詩篇,今后,我會帶著我的童心,我的教育理念,勇敢前行。

在我找六年級學生談話的同時,辦公室罰站了一位初一學生。我一回辦公室就問他吃飯沒。要不要我打份飯給他。他有感動更慚愧地回絕了不用。等我送走那個學生,我就叫他坐過來,聊聊。他居然眼珠子紅了,我都還沒開口。這個在我認為沒心沒肺的孩子第一次在我面前流淚。雖然班主任說他哭了幾回了,還是老樣子。但是我相信今后他會變的。若是對自己的教育失去信心,站在教育前線又能有何作為?我相信我打動了他,更相信他會變好。教育是一個感化的過程,先感動學生,你才能看到他們的變化。 感覺,放了假我就是個贖罪的乖乖女,是個幼稚天真的小女孩,充滿幻想期待。一回到學生身邊,角色立馬轉換。我是他們信念的來源,是他們成長的支柱和陪伴。感謝你們讓我的生活變充實,也期待我們一起成長為更出色的自己。做自己,做最出色的自己。

今天我給學生分享了一個故事。小時候媽媽教我騎自行車,是用的大人的男士自行車,有高高的踏板,還有一根橫杠,那時我跨不過橫杠,也踩不著踏板,媽媽用手在后面扶住車子,嘴里不停念叨著眼睛看前面別看腳下,腳用力踩,哎呀,看前面咯。。。。那時我覺得媽媽好嚴厲,學會騎自行車也好難,而且壓根就沒想過去學會,那么高那么大的車,要學你也給我買輛小的呀。于是,陸陸續續直到初中,都沒學會這個功夫。后來初中我跑通學,跟著兩個有自行車的好朋友一起上學放學,那時,他們騎車,我就跑步。跑累了我就搭一段。有時候她們不讓我搭,我偏要搭,于是練就了飛一般的搭車本領。無論開多快,只要我的手抓住了后面的座椅,我就能夠跳上車。我同學的技術也是一流地好。突然有一天,一個同學說要我幫她推車,我不安分地坐了上去,還斗膽踩了踏板,竟然奇跡般的開起來了。我們三個人都很驚訝,那一天我永遠都記得,在連邵二中的校門口那段路,我頓悟了多年來沒有掌握的自行車技術。知道今天一個朋友問我會不會騎車,我才想起這個事情來,就跟學生分享了。我說:你們從這個故事得到了什么啟發?劉風波說:我們只有自己想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才會做好。別人逼我們做是做不好的。鄒藝松說:(我忘了不好意思)。曾翔宇說:人的潛力是無限的。鄧仲嬌說:心理素質好,學東西就快。時間有限沒讓學生說太多了。我補充說:是的。小時候不會不代表現在不會。現在不會的,不代表以后不會。即使你英語abc都寫不對,今后你還是可能成為英語天才的。就看你在不在努力。另外,我想說的一點是。我們不要懼怕錯誤。小時候我就是害怕,害怕沒聽媽媽的話眼睛看了腳下看了四周被媽媽罵,害怕摔跤自己痛,害怕學不會被大家嘲笑。媽媽的嚴厲給我巨大的壓力和排斥,于是我學不會,我拒絕去學。我們學習功課也是一樣的,只有我們放下一切負擔,不害怕犯錯,大膽地表達看法,勇敢地去做,哪怕犯錯,也是一種進步,因為犯錯是唯一通往成功的路徑。不知道什么是不對的,就無所謂對。課堂是你們犯錯的地方,學校是你們犯錯的地方,同時也是所有老師和同學幫助你們糾錯,幫助你們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的這樣一個天堂。今天下午多上了兩節課,我才發現原來很多的同學都在進步,是我發現太遲,很多同學都在漸漸地走出自我,勇于表達。是我給他們的機會太少,是我給的余地或者太大無從下手,或者太小不夠激勵,是我太過于懈怠,讓他們才沒有秩序和方圓。事實再次告訴我,只要我是帶著能量走進課堂的,學生就會以他們自身的能量和我發生碰撞,我從他們身上看到了生命之光,看到了智慧的雛形,他們也在不斷地嘗試和克服害怕的過程學會了謙遜和成長。這樣的過程是一種享受。有些故事,歷久彌新,常思常有得。反思讓我不斷清晰,否定讓我不斷刷新。做更有能量的自己,傳遞正能量。

真正的危機感,不僅是一種動力,更是一種新生。

教育是一門等待的藝術。如何有所為地等待同時不施加傷害,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不要人為地縮短助跑的距離。慢下來,等等你的思路。等等你的行動。

昨晚做夢,夢見我們班的學生因為我聽課去了沒來上課,居然背起書包準備回家,教室了空了一角學生,我課都不聽了,跑回教室,火急火燎的,氣不打一處出,這么好生氣。平時沒兇過,一時半會都不知道怎么訓他們,驚魂甫定醒過來,在被窩里拳打腳踢一翻。早晨洗臉發現額頭上長了個痘,這就是急火攻心。心火過盛額頭長痘。哎。癡人說夢。

今天中午犧牲休息時間找了三個學生談心,讓他們說說眼中的我,眼中的自己,分析優缺點,學生都說的動心了,哭了,劉鳳波說他的優點會給爸媽做家務,當他們出去做事時,缺點說了很多,比如別人都做的事情他就不去做以此引起老師關注,覺得自己不照顧別人的感受,喜歡跟爸媽頂嘴,說了挺多。其實我感覺這是一個非常心思細膩有感情的好孩子,只是太需要鼓勵肯定和關愛了。我開導可他,告訴了他在我心里很重要的事實,通過我們這樣的溝通后我相信他會做的更好。陳彤也是缺少關愛,在家里是四個孩子的老大,難免受委屈,她說著都哭了,然后我開導她,給她另一個看問題的角度,另外她平時考試不誠實的問題我也側面進行了教育,相信她會呈現給我全新的自己。最后是一個好同學,跟她分析鍛煉身體的重要性,還問了她的好朋友有沒有喜歡哪個男生的問題,看那個同學狀態不對挺糾結,也是個好生。一中午講話,一天三節課告訴我,我的喉嚨負荷很大。要好好保護呀!!

有個學生每節課都被我點名,因為不踏實不認真,不做筆記,學習無秩序與計劃。但是這次做題很認真,閱讀理解居然全對。讓我感觸很大。另外就是作文,內容沒設計自己喜歡哪門功課和老師,但是還是有很多學生在里面寫了最喜歡英語,最喜歡英語老師,因為她愛我們。還有一個人開頭第二句話就是喜歡英語老師,他把這句話放在開頭這么顯眼的位置,不管有沒有要求寫。我改著試卷眼圈都濕潤了。心里頭暖暖的。滿滿地被學生的愛給溫暖著。我第一次這么認真改平時的試卷,統分,算平均分,然后分析試題錯的多的,分析錯誤原因,總結做題規律。回頭發試卷,一個一個點評,一題一題仔細講解。兩節課都還沒講完。第三節課再仔細講解作文,然后做一下聽力吧。

學生來學校是向他人學習的。因而老師的示范作用顯得格外重要。老師就是學生的榜樣,在孩子們還沒形成穩定性格和思想觀的可塑性很強的年齡,這種示范尤其重要。事無巨細,都把來龍去脈說給學生聽,包括知識,教學生學會知識并有能力在知識的海洋里游刃有余,教會他們獲取知識的能力,以期課外有余力自學。更重要的一方面是,第一,教師對學生的行為示范,小到一張試卷發下來該怎么做,比如心態,比如做題方法,比如做題習慣,都一一分析清楚,告訴他們該如何去完成這張試卷,發揮出自己應有的實力而不是浪費時間完成任務。第二,思想觀的浸染,平時多傳達正面的能量,激發出每個學生內心對真善美的認可與渴望。第三,個性人格的碰撞,教師的言語,處事方式,人格魅力,對學生無疑有一種莫大的潛移默化的作用。潛意識里的喜歡,現實中就是一種模仿甚至試圖超越。

每個人都只有體驗過失去才懂得珍惜,因此如何巧妙地讓學生聽進你的勸告和囑咐,很需智慧。一個學生跟我說視力下降了,說好后悔。我提醒了一個學期注意視力注意坐姿,不知道起了多少作用。下學期該換換方式了。讓他們在擁有最好天賜時懂得去珍惜和保護。

老師只有和學生處在同一合作戰線上,作為戰友,有共同的奮斗目標,共同朝一個方向前進,不斷化解矛盾疑難,彼此關愛,共同合作與進步,有了這樣的關系,你還怕學生聽不進你的良言相勸嗎?在沒有敵意,彼此心靈在一個統一戰線上,相互支持相互信任時,最愿意傾聽和守護。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