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到底怎么了----一群人狂歡的孤獨!

圖片來自網絡

文/老草籽

1

昨晚躺在床上,到凌晨都還沒有睡著,莫名地焦慮,拿起手機,無聊的一遍又一遍的瀏覽著看了N次的新聞。忽然發現,我們似乎時時刻刻離不開智能手機,離不開平板電腦,以及離不開wifi。what’s? the? fuck!痛恨自己,為什么沒有了手機后自己就不知所措,頓覺空虛。

誠然,科技改變了我們的生活,陸陸續續出現一些社交平臺,讓我們隨隨便便的建立起了聯系,越來越簡單的溝通。看似我們不再孤獨,但是仿佛又失去了什么,就在剛才七八年沒有聯系的同學,在朋友圈點贊評論了我的動態。高興!但是卻希望我們能見面聊,就不要在網上‘寒暄’。

但是科技卻在其他方面把我們帶入了歧途。我們總是會運用我們在虛擬世界里對自身認同的了解來改善自己的現實生活,因為網絡上我們可以隨意放飛自己,仿佛自己就是這片天地的主宰,我們可以躲在網絡的背后,肆無忌憚評頭論足!

生活的衣食住行中,我們幾乎干所有的事情都會看手機。同學聚會,點菜前,大家寒暄一下,上完菜,拍個照,發個朋友圈,低頭@下鄰座的老朋友,各自忙碌著自己朋友圈的“直播”盛況。有那么兩個熱心的組織者也是相視無奈一笑,他們明明就在身邊,但精神已游離到另一個世界。

就這樣,慢慢的我們很少專心地與彼此相處,我們正在為自己挖陷阱:

第一? 影響了我們與其他人之間的聯系:我們需要社交,即使是無話可說時;

第二? 我們與自己的聯系正在慢慢消失:降低了我們認識和反省自己的能力。

我非常不屑的是 “一起獨處”,每個人只關心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即使一直保持著聯系,那也將是對別人隱藏真實的自己,帶著面具。

所佩服的是那些可以“自己獨處”的人,深入的自我對話,慢慢與自己和解!

“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

圖片來自網絡

2

或許有一天我們就要開始學習:如何與他人交流。

因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很復雜,需要技巧和精力來處理,需要我們用心經營。

但是現在技術讓這項技能變的“簡便”,面對面交流就像是一個孤島,我們都在網絡的海洋里自欺欺人。沉迷其中你依舊沒有辦法控制你要說什么,但是又不得不與別人交流,所以此刻最好的打算就是,拿起手機發微信,發狀態,讓別人知道我們在干什么。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的美好,向別人呈現出我們想要變成的樣子。

可是那又怎么樣呢?脫離了手機,原型畢露。

在與別人交流的時候,首先是我們與自己交流,但是人們都是自私的,很多時候沒人愿意聽我們傾訴這一肚子的心里話。我們孤獨著又害怕著這種親密的關系。科技使得我們在不需要友情的情況下,體驗到被關心,被重視。漸漸的我們用最省力的辦法,學會掌握自己與科技若隱若現的關系。

此刻,我不在是一個人,因為還有手機在我身旁。我又能感覺到自己的存在。永遠不用獨處。就這樣,你、我、他,陷入了群體性孤獨。數字化的社交關系和智能化程序為我們制造了一種幻覺:我們有人陪伴,卻無須付出友誼。在網絡世界中我們彼此連接,同時也可以互相隱身。比起面對面交談,我們更習慣于發短信交流。

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竟然是我們主動隔絕是這個世界,隔絕了自我的聯系,僅僅是依靠外部信息來感知自己的存在。

不斷索取,卻又不斷焦慮,焦慮著更加向外界索取,陷入了死循環。深陷其中,不愿出來!

3

一定要為自我獨處留出時間

當我們因為寂寞無聊拿起手機準備消磨時間時,提醒自己是時候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了。

當我們在聚會無話可說的時候,不要自顧自的玩手機,去聆聽別人,即使是無聊的細節,參與其中。在

我們與老友交談時,不要因為我們遲疑,找不到合適的詞來表達我們的內心,就不去交流。這樣不才是真正的自己嗎?

科技能使復雜的事情變得簡單,但是絕不包括人與人感情之間的交流!

最后一段很美麗的話送給大家

我很喜歡一個人在家喝酒。先把房間打掃干凈,再準備好新洗過的浴巾和睡衣泡個熱水澡,認真地洗干凈頭發和身體,一身清爽后悠閑地看著電視,喝著冰鎮的酒,這是我現在生活里最放松的時間。不管喝多少,心情都絕不會悲傷或寂寞。只是非常坦誠、單純地感覺到幸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山本文緒


是真的!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