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結體)淺析:
彳(雙人旁)的寫法:第一筆短,第二筆長,豎短;
左右結構:左收右展,左面收縮占地少,右面伸展,占地多;
左下方的小豎,可以略向左方傾斜書寫;
古碑帖寫法,右半部分省略一點。
練字心得:
第一筆——第三筆:彳[chì]。第一筆小丿,最短;第二筆丿,略陡于第一筆,伸長出去,右端起筆位置基本平齊(豎向);豎的起筆位置參照第一個丿的中間位置,行筆略向左傾斜,頓筆收筆。三個筆畫的起筆間距如圖,基本相等。
第四筆:撇折。兩筆仰角約30°,丿的頓筆位置參考彳第二筆丿的起筆位置,順勢抗肩行筆。
第五筆:撇折。起筆開始補救第一筆的收筆,讓整體姿態呈斜勢對稱結構。
第六筆:丿。 起筆補救上一筆的收筆,順勢丿出,和前面三筆,構成斜勢的平行。注意:和規范字“後”比較,這里省略了一個點,用連筆方式一筆完成。
第七筆:丿。 注意起筆和收筆位置;斜度和上面的平行不同,行筆帶有弧度,刻意寫出筆畫之間的變化。
第八筆:捺。 主筆。前面的四筆,整體讓字產生“斜勢”的姿態,需要靠一筆捺,將字拉正。捺筆所謂的“一波三折”、“蠶頭燕尾”,需要慢慢練習和體悟。重點是收筆的位置,略低與左面的丿同時基本和彳的末端平齊。
小結:“後”字尤其是右半部分,不是很好練習,問題主要出在“斜勢”的姿態上,四筆都是斜著行筆,最后用一筆捺拉正。而且在行筆過程中要保持“斜勢”的姿態和平行與對稱,難度不小。
小引申:彳和纟連寫是容易混亂,具體區別,參考得(087)|“每日一字”經典小楷硬筆練習,分享練習模板
“後”的字形演變:
繁體字中,“后”和“後”同時存在,“后”的造字本義:生殖崇拜的母系時代發號施令的女王。“後”的造字本義:被捆綁的戰俘或奴隸,跟在押送者的后面。一般“后”指“皇后”,而“後”指前後的“後”。簡體字,統一為后。
本周(第十七周)陸續發布七個字(所後【后】、迅、滔、島【島】、琴、然、竟)期待一起進步!
總覽所有的“每日一字”,可點擊公眾號的菜單——每日一字。
公眾號改進設想:
作為一個反饋的嘗試,期待您將您的手寫內容(也可以是家里或身邊的小朋友),通過拍照,發到公眾號里,我們團隊,會根據您的書寫情況,提供一些反饋意見或建議,每篇不會很多,1-3條(關鍵是持續改進)。有可能會經過PS,將您的字進行拆分和重組,以達到更好的對比效果。內容不限,可以是隨筆、家庭作業、記錄、筆記……,僅僅是楷書或者近似楷書(行草方面未來會增加)。期待你的參與!
提交方式:公眾號直接留言,提交圖片;篇幅,次數不限。
回復方式:收到后會盡快留言,一般24小時提供帶反饋意見的圖片。
定期展示:在得到您的允許后,定期(一周或者更長)集中展示,供大家交流,期待一起進步。
智能練字板進程:
產品原型首次展示:2018 CES 展,Eureka Park展區,展位:52540;地點:拉斯維加斯(美國);時間:2018.01.09-12
產品眾籌:Indiegogo.com,計劃時間:2018.01.01。計劃產品交付日期:2018.06.01
產品目前進展:UI設計沖刺階段,一旦完成,會在公眾號展示。
俠客召集令:
如果您認可這樣一種智能化的練字方法,如果您有興趣參與創造一個智能書法產品,如果您有合適的想法、技術、資源,都非常歡迎您的加入!讓我們共同享受從無到有地創造一件有價值事物的過程吧!(行俠仗義方式:微信公眾號留言)
緊急召集:視頻創意制作,召集說明:在2018 CES展示期間的產品宣傳、Indiegogo眾籌期間產品宣傳,時間1-3分鐘。
如果想跟蹤“智能練字板”進度,以及第一時間了解“每日一字”,請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開心練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