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見面
經過手術室外的漫長等待,我在手術室外的許愿靈驗了,大人小孩都平平安安!小孩在護士嚴嚴實實的包裹下,走出手術室和我有了第一次見面,護士鄭重其事的把小孩介紹給我認識,身長、體重、性別、出生時間。小孩乖乖地在護士懷里,日光燈照在他的臉上,多白凈的皮膚、多烏黑的頭發呀!
護士說完母子平安后,接著又把小孩抱回了手術室。等到老婆剖腹產的刀口做了縫合之后,老婆與小孩一同,由我推出手術室大門,再由電梯到樓下產科住院部,一家三口團聚啦!仔細一瞧,這孩子長得真像我呢!你看他的塌塌鼻、肥厚的上嘴唇、耳朵上的小小尖角,和我一模一樣呢!再仔細看,他是個單眼皮男生,小眼珠烏黑明亮,揮動著小手,要在空氣中抓住什么似的。哈哈,以前在肚子里是不是用這雙小手一直在敲媽媽肚皮呀?
小孩子喜怒無常,剛剛還睡得正香,一會功夫就急切的哭起來,提出簡單明確的吃奶要求。此時老婆一動不動的躺在床上,稍微動一下都會牽扯到腹部的傷口。護士直接讓小孩趴在老婆身上,讓小孩小嘴直接對著乳頭吮吸。小孩無師自通,越吸越帶勁,足足吮吸了十分鐘,又累得昏沉沉的睡著了。
不一會兒,小孩又哭鬧起來,哭鬧就是拉屎、拉尿、吸奶的信號,指令大人行動起來。我作為第一天上崗的奶爸,完全應接不暇,無法滿足其要求,經常接收到他的投訴。我以為他是尿尿了,其實他是想吃奶,當我以為他是想喝奶時,其實他是已經尿褲子了。對于我的不默契,小孩毫不客氣地狂哭,十分暴躁的他讓人難堪、手忙腳亂。到了中午,護士通知,到了打乙肝疫苗的時間,小孩接受了第一次皮肉之苦。
下午的時光,我努力練習抱小孩、哄小孩。可是,方法不對一切白費,軟綿綿的身軀根本無從下手,我想做出抱小孩的動作,實際上變成了雙手托住小孩,無法換手、更無法騰出手來喂奶。下午,小孩的哭鬧越來越厲害,吃奶也不積極了。護士給小孩量了體溫,發現體溫偏高,并經新生兒科醫生建議,小孩應及時辦理住院手續。
初次離別
這住院通知太過突然,看著住院登記表上寫著的病人信息中年齡那一欄,是一組只能用小時來計算的年齡:16個小時。這算是最小的住院者了吧!
新生兒科住院部就在產科樓上,只有一扇禁閉的小門,抱小孩進去后,就是更換統一的服裝,并且剪掉登記有小孩出生信息的手環,再帶上住院部的手環。我心一急,想說不同意,剪了醫院的手環還怎么認出自己的小孩呀?!護士又解釋了一通,我只能無奈的同意,發燒不可能不治療啊,只能拿起手機錄下小孩的視頻,錄他的小胖臉、小胖腿、小胖手、再錄一下他的小眼睛、小嘴巴,最后再拍了他的新換上的手環。護士催促著快點,在她看來這些完全是多此一舉。我錄完視頻,默默看著小孩被推進了住院部,消失在嚴嚴實實的布簾后面。
護士向我宣讀了住院部的各項規定,規定真多,沒完全記住,但有一條特別讓人受不了,那就是探視時間的規定。住院部只讓家長在周一、三、五下午14點30分至16點30分才可以探視小孩,其他時間只能送奶,不能見小孩。但是剛剛剖腹產的老婆還沒有足夠的奶水供應,于是又只能給小孩送去奶粉。每次去送東西給小孩時,就算不是探視時間也想看看小孩,但是此處戒備森嚴,門縫、透明玻璃、監控影像等等都不提供給家長。除了探視時間的簡短見面,在其他時間我根本無法看到小孩。醫生安慰說,不用太擔心,沒有打你電話就證明小孩治療進程正常,而且療效不錯。
但是,我度日如年啊,才見面就要分離。很久沒有嘗到等人宣判結果的煎熬滋味了,沒想到此時此刻要受此折磨。終于等到周五的探視時間,我嚴格按照時間上去見面,可是又被保安攔住,說是醫生在會診,還要等。等了四十分鐘,兩個醫生從住院部急匆匆走出來,一路走還一路在說,這小孩要緊急轉院,轉市兒童醫院去治療。我心里默念我們家的小孩健健康康、平安無事,快速走到新生兒科探視室門口,等待護士叫我。父子之間的見面時間還不足五分鐘,還臨時規定了不準拍照、不要摸、只能看。隔著二十公分距離,真切聽到小孩呼呼的睡覺呼吸聲、看到他那安穩的睡相,這兩天的懸空的心平復了很多。
再次相聚
又等了三天,經過再次抽血檢查,小孩一切指標恢復正常了,在出生后第六天上午可以出院啦!老婆也恢復很快,也可以同一天出院啦!
從十點半小孩辦理新生兒科的出院手續,到老婆十一點半辦理產科的出院手續,只用了一個小時,接下來還要在出院前要完成兩件事,一個是打卡介疫苗,一個是聽力篩查。卡介疫苗一打,小孩立馬狂哭起來。一看他左右手掌掌背還有在住院部打點滴時留下的明顯針口,這時他的左手臂又有了心新的針口。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對孩子的痛苦感同身受,心里祝愿他健健康康、快高長大吧!
聽力篩查時,護士要求小孩在熟睡的情況下才能做這項篩查。一看時間都十一點四十五分,我們要趕在護士下班前哄小孩入睡,不然就要等到下午兩點鐘了。終于在十二點前,趕上了聽力篩查,我在門口等,發現有玻璃窗有縫隙可以往里面看,于是屈膝低頭往篩查室里面望,看到小家伙已經醒來,似乎很不配合地哭鬧著。很快護士開門了,并宣布結果:小家伙聽力正常。
于是,我們就開始大包小包收拾起來,帶著小家伙一同出院啦!此次初次見面和初次離別,都是我們和小家伙的第一次經歷,有太多的第一次為人父母喜悅,也有著提心吊膽的擔憂。謹以此文,祝愿小家伙健健康康!快高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