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看起來就很靠譜!

王老師在為小寶錄制家庭作業

說來也奇怪,讓小寶學聲樂竟是因為他的聲樂老師。

兩個月前的某個周末,我帶小寶來到浦江鎮某新開業的培訓機構參加體驗活動。

開始由兩位老師帶著幾個小朋友唱唱歌、跳跳舞、做做游戲,一節課上完,老師又帶著我們觀看了硬件設施,最后,來到了大廳的鋼琴旁,美女老師彈奏了幾首非常動聽的曲子。

這期間,我不斷地接到工地打來的工作電話,連鼓掌都騰不出手來,后來,又嫌鋼琴聲音太大,聽不清電話,索性走到門外專心接電話。

這時,一陣嘹亮的歌聲響起,我掛完電話,進屋一睹歌唱者的風采——只見,一翩翩青年立于琴前,看似娓娓道來,卻又中氣十足,仿佛自帶話筒。

我立刻作出了判斷——他應該是剛剛大學畢業來到上海,坦誠、聰明、陽光;也就在那一瞬間,我決定讓小寶跟著他學聲樂。

教育的本質是什么?每位家長都有自己的定義,而我的定義是——通過教育,讓人更真誠、更智慧、更快樂,從而使人更健全,而眼前這位聲樂老師不正好符合我對教育的定義嗎?

至于這位老師的聲樂專業水平是不是足夠高,我心里是沒底的,但我最關注的不是讓小寶學一項技能,而是通過學一項技能,讓他成長為一個更健全的人。

后來,我們每周跟著王老師學45分鐘聲樂,迄今為止,也還沒到10節課。

事實證明,我沒有看走眼——盡管這位王老師非常年輕、初出校園,卻比很多中年人、甚至老年人都對人有更深刻的理解——不夸張的說,他已經比我更了解小寶了。

如果讓我當校長來評判老師的技能,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診斷能力”,然后才有可能“對癥下藥”——即因材施教。什么“普通話說的好不好”、“有沒有地方口音”之類的,都是皮毛,當然,這些皮毛也是最容易考核的。

元宵節晚上,他們機構又組織活動。

王老師說給小寶一次登臺表演的機會——讓小寶獨唱《小小雨點》,問我的意見如何?

我如實回答:“作為父親,我當然希望他有更多的登臺機會,哪怕當眾出丑也是很好的鍛煉機會;然而,站在你們培訓機構的立場上,我覺得小寶還沒有能力做一次很好的展示,或許會因為怯場而忘詞、跑調,可能反而會影響你們的簽單率。”

王老師的回答,讓我非常感動:“教育嘛,就應該以人為本。”

有些人就是這樣——看起來就很靠譜!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