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之年,走一走看一看,想一想忘一忘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不知道我是不是年紀越大越矯情,有時候覺得壓抑的情緒無處可去,我就會選個時間一個人去看尋親節(jié)目,然后就自己在那些節(jié)奏里哭的稀里嘩啦。朋友們都說我二呼呼的。可是我覺得,永遠年輕才會一直熱淚盈眶。

這趟出門我遇到了很多很多的陌生人,司機保安售票員,老板房東店小二。吃到難吃的飯,老板娘歉疚的加送我一杯綠豆湯;見到小我很多的促銷員一言不合就把明顯三無的清潔劑涂在自己的皮膚上,我赫然阻止;甚至在車站外還有個高大帥氣的變相祈禱者,雖然我給了他20塊錢,可是我也只是對他說,不是長久之計……,等等好多好多無奇不有,而其中有一個小販讓我的記憶最深刻。

我是在五四廣場邊上遇到的她,她的膚色就是典型的長期日曬的后果,黑的有點兒起殼有點兒反光。起先我并沒有注意到她,因為廣場邊就是海邊大道,那里多的是各種小商小販,還有天上的風箏在飛,地上的孩子在追。我后來聚焦到她是因為我坐在亭子里歇腳的時候她從我身邊經過三次,卻只跟我周圍的人兜售青島老冰棍,沒有搭理我。我起初有點兒納悶:我看起來像是個連雪糕都吃不起的窮人嗎?后來反應過來:在站臺口的時候我遇到過她,當時我抬手拒絕了她的,所以她對我是有印象的。我看不到她的表情,可是我能感覺到她的絲絲慍怒,一言不發(fā)轉身離去。這沒辦法,我剛在奧帆中心那邊吃了一大盒冰淇淋。

她跟別人不一樣,她沒有車,別人好歹有個自行車,只有她全程暴走。一頂粉色的帶圍脖的防風帽,一個方便她掛箱子和多口袋的藍色馬甲。微胖的身材,活動靈便,一看到新走到這條路的人就會立馬上前。有人買,當然大部分人會拒絕,畢竟只有簡陋的紙質包裝的雪糕現在不是大多數人的首選。我不好奇她每天能否賣完那一箱子雪糕,我想知道那賣不完的雪糕怎么處理了。因為那就是個普通的泡沫箱子,只是旁邊隔了厚厚的棉墊隔熱。可是這樣炙熱的天,還要不時的打開再關上,是肯定做不到完全不融化的,而融化的雪糕又有誰會買呢?

她的出現沒有特別的突兀,在那條路上來來往往的人群中毫不起眼。這樣的人在每個城市都有很多,她們普通,她們努力,她們貌不出眾,她們語不驚人,她們是一個城市基礎的代表,她們是一個城市最大的構成。我后來是有想再找她買一根雪糕來吃的,可是沒有找到,只好作罷離開。

這樣的人在家門口也是有的。那天去老姐家蹭飯,在一單元的門口我又碰到了他。講真,我不知道他的名字和來歷。我只知道在小區(qū)里有一個廢品收購站,我經常看到他在那邊逡巡觀望。我看過工作站的人員把一些不要的或者不適合的東西都扔在墻角,而他很多次都在工作人員離開后在里面上下翻拾。我暫且叫他拾荒者吧。

經過他旁邊的時候看到垃圾桶旁邊放在地上的蛇皮袋子,里面東西不算少,鼓鼓的,看不清到底有什么。天氣好熱,我迅速的穿過他上了樓。

后來我去速遞易取快遞,再次下樓發(fā)現他還在那里。只是他沒有在翻找東西,而且坐在垃圾桶不遠處的花壇臺階上,低著頭,鼓搗著什么。這37度的大熱天,石頭也是燙屁股的吧,他坐在那里干什么呢?我忍不住湊過去看看,你猜,他手里攥著的是什么。我定睛一看,是一個木制的簡易的筆筒,他搗鼓的是筆筒上方的小風車。不知道是螺絲松了還是彈簧片掉了,反正他轉了好幾圈來來去去都沒有聲響。我就站了一會兒汗珠直滴,可是我看他也是滿頭大汗卻沒有一點兒要放棄的意思。那個筆筒一看就是別人不要了扔掉的,旁邊有不小心染上了其他的顏色,特別醒目,還有那個風車的頁子也有破損,一個缺口。可是他對它那么專注,那么虔誠,坐在那里一動不動就想修好它。

在我轉身離去的時候還是沒有任何聲音,而當我上了樓,在窗口向下看的時候他已經起身了。一手挎著那個蛇皮袋子,另一只手就托著那個木風車。我聽到了,斷斷續(xù)續(xù)的聲音傳來,那是致愛麗絲。因為他已經背對著我,我看不清他的表情,可是我敢肯定,他在笑,他的影子在地上一跳一跳的。我想這是人世間演奏最好的曲目了吧,這樣燥熱的天,看他遠去的背影,還有那悠悠的音樂,似乎有陣陣的清風吹來,涼快極了。

越來越喜歡關注平靜的人,那些人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底線。我喜歡到處走走看看,總覺得,有好多事兒也許我去過那兒了之后我就會想通了,放下了,或者說不別扭了,年年歲歲,歲歲年年,人花不依舊。其實,我每次的出門旅行都不是與人有約或者結伴同行,沒有合適的驢友是其中的一個原因,還有就是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和事非。旅行的最終意義在于思念,只有當你一個人孤獨在路上的時候,你才能真切的體會到溫暖的力量,家人朋友的意義。

太多的人太多的時候對遠方遙不可及的景色抱有過分的好奇,從而忽略了眼前身邊那些真實的美好,是不是都大錯特錯了。李碧華的字都太糾結太涼薄,我讀得磕磕絆絆,可是句句唏噓,直指重心,無語辯駁。人世間的來來往往,花花綠綠,瑰麗莫名,似胭脂爭寵,可是說穿了,那些畢竟不是真正的顏色,素素的一張臉一雙眼,看過去,灰塵彌漫。

沒有選擇,只能讓自己變得更好

愛出者愛返,

福往者福歸,

阿門。? ? ? ? ? ? (2017.07.04虞七七)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