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思考一一隨想篇

安徽阜陽/守望幸福共享美好

教育教學工作有了二十四年的歷史了,今天突然悟到,教育的最終目標是讓每一位受教育者都有一個充滿希望的美好未來。有感知幸福的能力,體驗體味幸福的能力,最終有創造自己幸福和社會幸福的能力!

然后現實卻是殘酷的。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及家長卻是在彼此打斗中前行,甚至還把老師牽涉其中。雖無打斗卻勝似打斗,卻要勇敢;不是廝殺,卻要善戰:善戰者,求之于勢,不責于人,不怪于時事。在與學生及家長的共處中,仍需要學習和踐行,在有限的時間里,以科學的方法做對的事;在有夢的季節里,以綻放的姿態開有果的花。

教育到底是為了什么?作為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在學生心中播下希望的種子,樹立自己的人生目標,協同陪家長陪伴學生一起面對成長中的風風雨雨。前行之中并非一帆風順,總有一些歪風邪氣前來干擾其意志力,我們老師和家長切不可替代孩子去阻擋,而應在安全范圍內幫助學生智慧應對處理,讓學生自主解決,在自我實踐中不斷感悟,經歷艱辛,努力成長,鍛煉自己的毅力,并體味體會成長中的不易,才能更好地珍惜別人的付出和勞動成果,并在前行中播撒真善美,感悟真善美,體會體味真善美,最終愿意付出真善美,讓充滿正能量的傳統優秀文化和優秀傳承的精神財富得到發揚光大,為美好的人們未來生活奠基,成就一段美好同行!

作為班主任,更是仼重而道遠。尤其是我們學校的班主仼,學生基礎相對薄弱些,更需要耐心細致教育 ,畢竟問題學生背后往往都有一群問題家長陪伴,教育學生的同時,還需要從家庭教育根源上協同家長一齊找出問題根源,這樣才能有教育的效果。學生在自小成長的家庭教育環境所形成的非主流的三觀思想并非一朝一夕能解訣的!

哲學家馮友蘭先生說過,每個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與其他任何個人的都不完全相同。他認為,人生有四種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你屬于哪個境界呢?人生要有大格局!什么是大格局?為己則格局小,為社會他人謀福利則大格局。要讓學生學會自我選擇,更要學會行利己利他之事!利己損他不為,利己不損人可為,利他利己利社會多為!心中有標準,行動有約束,做一位讓別人因自己的存在而幸福的人!

如何教育自己各班學生自覺遵守班規校紀,有無需提醒的自覺,引領引導學生走向學習的正途。而非是想法設法把規定之外的不準之事隱瞞,與管理者斗智斗勇以使個人價值觀扭曲,以沒有被發現而沾沾自喜,以不幸抓住而自讓倒霉,從不思考自己真正的問題在自己的思想上!

教育需要引導和引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夫,需要家長配合老師共同管理形成合力來管理教育孩子回歸學習正途,這并非只是學校教育之事,更是家庭教育失敗之后的補救,如果家長不配合學校加強協作共管,很難出效果,不能一味地用紀律處分來強制,更需要老師和家長一同合作幫助學生克服困難幫助其改缺點,智慧引領,科學施教,用心用情用愛感化之,才能真出效果。教育須用心,更需用情,用愛溫暖之!希望能反思之!

總之,教育關乎情。如何用心用情用愛去施教,仍然是常盛不衰的教科研話題!最終期待參與其中的你我同行者思考踐行中思考之,感悟之,共享之!


2018.4.4于阜陽!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