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于聰是一個農村家的孩子,瘦瘦小小的個子,從小父母就在外打工,自己給奶奶帶著。小學時的于聰思維敏捷,學習特別好,經常在班上考第一名,村民們都很欣賞他,父母因此經常在朋友面前吹噓自己的兒子爭氣,親戚對他也抱有很大期望,可他偏偏在六年級時出現了差錯。
? ? ? 這天,老師從學校打來電話:“喂,這是于聰家里嗎?”“是的,我是他奶奶,請問有什么事嗎?”于聰的奶奶回答。“請你到學校來一趟吧,于聰在廁所和同學抽煙被記了處分”。奶奶不敢相信自己聽到的,在趕來學校的路上,心里糾結著:該不會是詐騙分子打來騙錢的吧,孫子在學校學習那么好,怎么可能會被處分。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奶奶來到學校后,班主任遞交給她一份處分判決書讓其簽字。于聰站在一旁紋絲不動,像一只受傷的小鳥等待獵人的捉拿。奶奶二話沒說,就把于聰拉到門外,對于聰說:“打電話跟你老爸說明你的情況”。“我怕他罵我”。“如果怕,就不應該做這種事”。說完,奶奶叫班主任撥通了于聰爸爸的電話,于聰被狠狠臭罵了一頓。
? ? ? 于聰覺得自尊心受傷:為什么犯了這點錯家人就這樣對我,我恨死他們了。從此于聰就經常和一幫學校里的壞學生待一塊,打架、逃課上網,凡是能違反紀律的地方都能見到他,家人也一次次地來學校領他回去教育,可還是沒有用。
? ? ? 轉眼間,六年級還有一個星期就結束了,于聰卻突然不見了蹤影,家人發動了能發動的所有人去學校、網吧、游戲廳尋找,可還是杳無音訊 。于聰能去哪了呢?在城市打工的父母快急死了,真想馬上搭車回來。可時間過去不久,就在于聰逃學的第六個小時,他突然出現在了叔叔的藥店里,原來他和一個同學逃學到了山上摘荔枝,摘了荔枝后想來叔叔家借輛摩托車出去街上玩,那時候的他已經對摩托車半生半熟了。可是,他并沒有想到,家里的人已經發動起來找他了,連叔叔都已經知道他逃學。所以他一來到叔叔藥店時就被叔叔捉住了。
? ? ? 回到家里,所有人都對于聰另眼相看了。他被父母要求要寫保證書貼完一個房子,于聰不肯,父母就讓其搬行李回家,不讓其讀書了,于聰想著自己不能讀書,而同齡的伙伴都讀,自己便服從了寫保證書。回到學校后,班主任也把他調到最后一排,不過還好,最后一段時間于聰并沒有違反任何紀律,安分守己地度過了小學的最后一周。
? ? ? 在暑假,按照慣例,于聰都會被要求在父母身邊度過,這次當然也不例外。所以放假后不久,于聰就搭車去了城市。在城市里的于聰過得并不輕松,父母的經常教育和責罵讓他痛苦,他恨透了父母。每次父母面對朋友時,朋友問起他的學習情況,父母都說:“這個廢物沒用的,不給他讀書了”。有一天,父母的生意朋友來住處玩,于聰幫忙倒水給客人喝,客人見狀,問父母:“這小孩子是你們的吧,讀多少年級了?”“他呀,別提了,簡直是個敗家子,讀不讀書都一樣,竟給我們丟臉”。于聰聽到這,實在忍受不住這些天受到的委屈了,他高喊著:“關你屁事”。“想造反了,廢物”,父親不甘示弱。見到此狀,客人馬上笑著欄住父親:“小孩子不懂事,這樣教育對孩子不好”。于聰哭著跑了出去,母親想上前欄住,父親大聲說:“讓他走,有骨氣就別回來”。于聰在外面溜達了一天,終于回來了,但這次父母卻沒有罵他,而是問他肚子餓了嗎?見母親很焦急的樣子,于聰一直不得其解。后來才知道,在自己跑出家的那天,附近的馬路有個小孩被車撞了,父母以為是自己的兒子,迅速去現場看了個究竟。
? ? ? 之后父母對于聰的態度來了個一百八十度轉彎,不再用責罵的語氣去和于聰交流,而是用平等的語氣和他好好商量是否還愿意去讀書?對于于聰來說,不讀書自己能干什么,而且自己的小伙伴都去讀初中,家人也叫自己去讀,于聰是同意去的。父親希望其能去一個好的鎮初中,于聰也說好,畢竟于聰對自己的學習是有信心的,想起曾經考過全鎮第八名,班上第一名時的他有多么風光,那時,多少人表揚他啊!
? ? ? 父母決定要回家鄉開廠,一來監督于聰,二來在大城市的發展前景也比較暗淡。時間過得真快,于聰馬上要上初中了,爸媽也回到了家準備投資開廠,正在爸媽糾結于聰該去哪間初中讀時,經親戚介紹進了離家八個公里的一間初中,因為在那有一個親戚是當領導的,這就可以有效監督于聰了。來學校報到的那天,父母就交代好親戚要好好管教叛逆的于聰。
? ? ? ? 來到陌生的初中,于聰要學會自立,洗澡、吃飯要排隊,洗衣服要靠自己,睡覺也在學校,一開始于聰很不適應,瘦小的身體慢慢就感冒和發燒了,有一次還感冒挺嚴重的,使父母來到學校帶他去住了院。開學后的幾個星期后,要經過學校的一次考試劃分出重點班。于聰可是決定改過自新的孩子,要立志考進重點班,在那次考試中,于聰果然考了個好成績,順利進了重點班,父母也為此高興著。
? ? 自從于聰跟從讀重點高中的堂哥去過一次市里的高中后,于聰就此有了夢想,在讀初中那三年,他不叛逆了,下決心考取市里的重點高中。命運對于聰真是好啊,在班上成績不是特別好的于聰卻在中考里超常發揮,順利進了市里的重點高中,平時一些很努力的學生都沒考上。
? ? ? 但上到高中,生活才剛剛開始,一向內向的于聰在高中很孤獨,每天三點一線式的生活讓于聰很苦悶。隨著青春期的來臨,于聰好像有了一個朦朧的目標,是的,因為那時班上最漂亮的女生就坐在于聰旁邊,時不時的那個女生會出現在于聰的夢里。青春期的萌動是怎么擋都擋不住的,于聰在上課時分都會時不時盯著旁邊的女生,覺得最幸福的事莫過于此。忍不住的于聰終于在某一天爆發了,他悄悄地在上課時寫好了封情書:遇見你是我心中的幸運? /? 你就像天上的流星? ? / 就像開在地上的花兒? ? /? 見到你就見到了美好? ? 擁有你就擁有了世界? /? ? 我喜歡你/――聰字。寫好了,等待下課的到來,好不容易等到了下課,見到女孩上了衛生間,他迅速把情書塞到女孩的書本里。上課的鈴聲響了,于聰一直坐立不安,不敢再看女孩一眼,生怕她把紙條交給老師,又怕她狠狠地拒絕,平時他與女孩的交集并不多,都是掉了課本后幫她撿起來,她總會甜甜地說聲:“謝謝”。這足夠溫暖于聰一整天的心。懷著忐忑不安的心里過了幾天,于聰收到了人生中女孩回的第一封信,沒錯是她寫來的:對不起,本人不想在高中談戀愛,怕影響學習。看到這,于聰的小心肝頓時碎了一地。于聰傷心了好幾天,頓時沒了方向感,感覺天都要塌了。那一兩個星期里,于聰不敢再看女孩一眼,走路碰見都會走得遠遠的,他實在害怕尷尬,畢竟被她拒絕了。那一段時間里,于聰的成績也一落千丈,從班上的十幾名一直落到倒數十幾名,父母問其原因,他只會說下次保證會考好。
? ? ? ? 隨著時間的推移,于聰漸漸放下了那件表白的事,自己和女孩也慢慢成了朋友,成績也回到了正常的軌跡。但好景不長,女孩卻突然告訴于聰自己原來早就有了男朋友,當時怕于聰接受不了,所以一直沒說,于聰詢問她的男朋友是哪位?女孩指著坐在后排長得高高帥帥的一位男生說:“就是他”。“很喜歡他嗎?”“對”說完各自沉默不語了。其實于聰心里知道,女孩哪里會看上自己,自己又瘦又小,別人又高又帥,這件事就此告一段落。
? ? ? ? 在高中于聰還真的談了一次戀愛,就在于聰快升高三時,那時候于聰有機會被拉進了初中同學群,有一個初中女同學初中沒畢業就退學打工了,在那時她算是全校公認的出名校花,很多男生追求的那種,她竟然加了于聰的Q,還每天和于聰聊天,這時候的于聰也把手機帶到了學校,目的就是為了在網上能和她聊天。她和于聰聊了很多初中時快樂的事,突然有一天向于聰表白了,于聰有些不敢相信,追求她的人那么多,怎么可能會喜歡自己呢?但因為禁不住她的漂亮,于聰還是答應了。于聰和她談戀愛真的很快樂,她告訴于聰:“社會真是太現實了,很多男人都不可靠,所以我才喜歡你”。于聰告訴她:“我會保護你的”。就這樣似乎很甜蜜的愛情,在一個月后就結束了,原因是她只是找于聰玩玩,怎么可能會喜歡一個啥錢都沒有的高中生。于聰真是傷心極了,這段時間里每天都想著她,她沒話費了,于聰二話沒說幫她充,她卡沒錢了,于聰馬上把自己的伙食費都打到她卡上。為什么會這樣?于聰哭了,為一個女生哭,而且哭了好幾天。
? ? ? 傷心了好一段時間后,于聰好像瞬間長大了,從此不敢再接觸社會的女孩。這時,高三的生活已緊張地過去了兩個月,可于聰什么都沒學到,加上戀愛的失敗,于聰第一次開始思考人生了。還好,于聰在高三時遇到了一個很好的語文老師,語文老師總會在課上教同學做人的道理和跟同學們聊人生、聊文學。這還是第一次,于聰竟然對文學產生了興趣,語文老師的課讓他完全沉浸其中,忘記了失戀帶來的痛苦。這時的于聰開始思考:我是誰?來自哪里?要到哪里去?人生的意義是什么?這些人生哲學問題。常常是語文考試里的一篇文章讓于聰熱淚盈眶,他常常覺得自己有一肚子的問題要解決,但又不是考試里的問題,比如人為什么要活著?他不敢去找老師問這些問題,只好在放假后跑到書店去尋找答案,在尋找的過程中,他逐漸認識了哲學,并在哲學里找到了他的問題答案。他也因此深深愛上了哲學,哪怕在高三緊張的壓力下,自己的床頭還放著幾本尼采哲學。同學們對此都給予嘲笑的目光,但他毫不理會,他認為哲學就是他的生命支持,沒了哲學,生活就沒有了意義。他也不想著和同學一樣再去談戀愛,因為他一腦門的心思都在哲學上,其它的事他才不管了呢。
? ? ? 然而,高考給他命運開了個玩笑,明明可以有沖刺一本的資本,卻只考了個多出二本30分的成績,這讓家人一時無法接受。家人要求他去復讀,他不想,家人讓他去讀個專科醫學,出來好就業。他一時拗不過家人,只好選擇讀專科醫學。讀大學時,身邊很多人都在談戀愛,唯獨他總是獨來獨往,可能是高考帶來的失敗讓他這樣吧!他也脫離了童年時的幼稚,多了些成人的煩惱,這些成人的煩惱還是精神的困惑。所以他始終沒有忘記對哲學的熱愛,在大學期間他讀了大量的文學和哲學書,讀得多了,自己就喜歡在本子上寫些什么,讀了三年專科下來,自己積累了幾本厚厚的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