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之前就想寫這樣一篇文章了,但由于自身一些其他問題,一直擱置了…寫的很隨心,無關邏輯,望諒解…
?之所以會用這個名字,是因為身邊有太多太多的朋友、同學或者是弟弟妹妹,都在問。不知道你們是否有遇到,反正我遇到的挺多的。
參加應試教育的我們,為了一場又一場的考試,大多數的人對于自己的職業規劃選擇都是一片空白的,到了大學后,就讀的學校優劣,自身等因素,仍然不知道自己應該從事什么。
有好幾個朋友都跟我聊過,說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好,然后就問我“你覺得我應該做什么?”
我記得第一次有人問我這個問題的時候,我當時沒有想那么多,感覺有點信口開河的給朋友說,我覺得依據你的性格啊,我覺得你可以從事銷售這行啊,口才那么厲害。朋友從事了銷售,干的并不如意。回想起來,我心中也萬分自責,還真是沒經過大腦思考。
后來又有一位朋友這樣問我,這次我倒是很耐心的幫她分析,引導。具體步驟如下:首先是選擇從事你喜歡的,感興趣的;要是沒有喜歡的,那就從事你熟悉的,了解的;要是也沒有,那就從事目前這個社會比較火爆的一些職業中選擇;要是這都沒有,我建議你繼續學習深造。經過和我的溝通,朋友選擇了從事UI這一行(她本人是工業設計專業),干的還挺順溜,兩年前UI這行特吃香,現在她都是月入上萬的萬元戶了。這個倒是讓我很欣慰,畢竟能幫到她做出這么英明的抉擇。
其實我也是這樣走過來的,所以希望你們少走一些彎路。
當初偶然的機會和大學同學聊天,他說,我覺得你的性格啊,特別適合干HR。當時二愣二愣的我還不知道HR為何物,后來找了度娘才知道是人力資源。哇,那個感覺,好高大上呢,加之電視電影里對HR這一崗位的神化,在我心中留下了高大上的印象。心中暗自下決心畢業后要去做HR。然而,然而,問題就在于,我一個理科生,學的還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敲代碼一專業,去干這一偏文科生的專業,最基本的一些基礎知識和概念都不知道,你再有能力也是空談!后來懵懵懂懂的去了一家互聯網公司擔任CEO助理這一崗位。在這個崗位學到了很多,但是更多的是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與職業規劃定位不明確的尷尬。這都是后話了,以后有機會會寫給大家分享。我只想以我活生生的例子給大家的職業選擇與規劃提幾點意見。具體如下
1.重中之重---切忌人云亦云。自己想要做什么,不要過分依賴別人說你應該做什么。因為別人了解的只是你表現出來的那個自己。記住,這個世上,最懂你的人,永遠還是你自己。
2.如果你現在從事的職業并不能帶給你多大的激情,還請你認真思考自己的職業規劃道路。因為從事自己并不熱愛的工作,是一件包虧不賺的生意。時間成本和年齡成本這兩樣是最昂貴的,一去不復返的。
3.如果是還沒進入社會就業的學生,建議你們在校期間可以多參加一些社團活動,體驗一下,普遍撒網,重點挖掘。也可以利用寒暑假的時候到公司尋找實習工作,錢多錢少無所謂,重要的是有體驗,可以知道自己是否喜歡并適合干某一行。
總結,在職業規劃的道路上,會出現很多磕磕碰碰,家人朋友的懷疑、不理解,看不起這些都是有可能的。來自外界的眼光和聲音,可以毀滅一個人,也可以成就一個人。只要你真的清除你自己的心,朝著那個方向前進吧,最終你會用行動戰勝那些異樣眼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