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完微課后,做些什么能幫助學以致用呢?

01

昨晚在【莊經(jīng)緯學習社群】里講微課免費報名 | 007普通人如何做出專業(yè)級別的微信排版?,白天又上班,忙得很,昨天就沒有更文了。時間真快,每周一微課,已經(jīng)第7期了。自從上班,時間都是搶著用,要做的事很多,時間根本不夠用,頓覺精力有限!今天還TM頭疼加肚子疼,造孽啊!

言歸正傳,今天的更文主要是想幫助長期聽我微課的小伙伴在聽課后如何做到學以致用的。


對這個曲線大家還有印象嗎?

對,是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曲線的縱坐標代表保持量。保持和遺忘是一對小冤家。你對以前學過的知識能夠 回憶起來,就是保持住了,如果回憶不起來或回憶錯了,那就是遺忘。

昨晚的微課,你現(xiàn)在還記得多少呢?

艾賓浩斯曲線也向我們充分證實了一個道理:學習要勤快復習,而且記憶的理解效果越好,遺忘也越慢。

02

昨晚課程復習。

一、公眾號排版的目的

輔助閱讀

快速漲粉

品牌建設

公號形象

——這是一個拼顏值的時代!

二、公眾號排版要求

讓讀者眼睛爽

讓讀者專注于內(nèi)容

簡約、重點突出、明確引導,即可

三、為什么做不好排版

微信排版是被講爛了的一個話題。

看了那么多排版干貨,聽了那么多排版微課,可還是做不好微信排版!

WHY?

做得少,看得少,想得少。

沒有系統(tǒng)學習。(我暑假繼續(xù)開課,歡迎報班!)

四、如何排版

借力打力,使用編輯器

1、微信自帶編輯器

2、第三方編輯器

秀米

135編輯器

壹伴(重點講,并演示)

五、細節(jié)補充

1、做底部二維碼:第九工廠、草料二維碼

2、如何去水印?

3、形成自己的風格,且不要隨意大改

4、10條正文排版小建議

5、創(chuàng)客貼

6、圖片網(wǎng)址推薦

7、越大的號,排版越簡潔

8、巧用基礎符號排版

9、多抱大號大腿,看得多了,就有感覺了;模仿得多了,就會進步。

10、一定要堅持!一定要努力!

課程如果用思維導圖畫出來,會很直觀,還幫助記憶。以后的微課,來一期講思維導圖,怎么樣?

032

“3-2-1,我們都是木頭人,不會講話,不會動,不會露出大門牙。”

這是一首兒歌,還記得么?

可惜,我們不是木頭人。我們會講話、會動、還會露出大門牙。我引用3-2-1方法幫助大家更快地學以致用。

聽微課的目的當然是學以致用,想培養(yǎng)自己的學習能力,你可以在筆記本上寫出這樣:3個收獲、2個聯(lián)系、1個行動。

以昨晚我的微課為例。

3個收獲

第一個收獲是3種好用的第三方編輯器。

第二個收獲是個如何做個性化底部二維碼。

第三個收獲是10條正文排版小建議。

可以把你的收獲在筆記本上拿水彩筆圈出來哦~!

其實整堂課是滿滿的干貨,內(nèi)容很多,你能記得3個讓你印象深刻的知識點已經(jīng)很不錯了。按照2/8定律,這三個知識點就是你這堂課大部分收獲。

2個聯(lián)系

接著把2個聯(lián)系寫在你的筆記旁邊,并用箭頭指向剛才寫出的收獲上。

第一個聯(lián)系是老師說了平面的個性二維碼制作方法,我突然好想學動畫二維碼做法。(動畫二維碼以后微課上我再來講吧!)

第二個聯(lián)系是我現(xiàn)在正在經(jīng)營我的公號,做不到日更啊,試試老師的方法培養(yǎng)自己快速排版節(jié)約時間做圖文,說不定就可以做到日更啦!最少的時間,完成高效的更新。

什么是聯(lián)系?聯(lián)系就是怎么把老師講的內(nèi)容應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當中去。這也是學以致用的關鍵步驟。

1個行動

把你接下去打算做的事寫在筆記最顯眼的位置。

比如,明天我就給自己2個小時,完成1篇公號寫作。從寫作、排版到成功發(fā)布最多用2個小時。

這里的行動一定是聽了微課可以立即去做的事。

04

很多人聽了很多課,卻沒給自己帶來多大的改變。是否就輸在行動這一點上?恐怕不止吧!

真正的學以致用,是不斷改變自己、養(yǎng)成良好習慣從而成為更好的自己。聽一次課,能改變你的一個習慣,那就已經(jīng)很棒了!

希望你做個小練習!

1、聽完一次我的微課,或者其他大師的課程。

2、用“3-2-1”方法把這次課程學以致用。

3、可以分享給我,或者自己的朋友圈。

能看本篇文章到這里的朋友,說明你是個很努力愛學習的人。

行動起來吧!試試,說不定有驚喜哦,加油!

——頭疼加肚子疼的莊老師在家

2017.5.3

作者:莊經(jīng)緯,大學講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今日頭條》《簡書》常駐自媒體人,千聊微課講師,堅持日更寫作的新手媽媽,建【莊經(jīng)緯學習社群】,每周一微課,歡迎關注交流!公眾號ID:fudaoyuanzhuang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