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有幸在群里遇見了一位少年,風華正茂意氣風發,頗有幾分我年少時的神色。無奈其一進群就指點江山、激昂文字,多少有些輕狂。恰好當時我人正無聊,和他聊了幾句,他卻是受不得自認為的“委屈”退群了。
其實我個人對那少年倒沒有多大的反感,年輕人有點銳氣很正常。只是作為一個群的管理,群友們的進進出出就像人生里的一次次相遇分離。因緣而來,隨緣而去,強留也留不住,還不若隨它而去。
那名少年讓我回想起了自己青春時的模樣。哈哈,那是一種怎樣的輕狂?血氣方剛自以為天下無敵,處處樹敵,處處以“天才”自居。以至于同學間的關系處的并不好,高中時被校痞流氓圍著打也沒人愿意幫忙(當然了,被打的原因大多也是因為自己太"囂張")。后來我向人夸耀自己打架的架品很好(沒錯,就像酒品,賭品一樣,打架也有架品!),打架的時候從來不罵臟話。原因很簡單,一群人圍著我一個,想罵也是不敢嘛。
如今往事已去,一笑抿恩仇。回首自己的種種,過去多大的激動也顯得朦朧,如今的感慨卻是依稀仍存。
就我淺見,少年有少年的特征,很多時候容易偏向理想化與容易采取激烈的的行為方式。
顯得理想化,我個人覺得,大抵是未經風霜的緣故。少年畢竟沒有獨立,不知道這個娑婆世界賺錢謀生的艱辛。錢來的太容易了,一切都來的太容易了,故而容易把問題想的容易。
別說那群少年了,我最近還犯這個毛病呢。一次有輛車壓了農民曬在路邊的玉米,壓的不多,看熱鬧的我說了句“這點玉米,也沒多少錢.",這話被我長輩聽到了,長輩立刻把我拉到一邊,狠訓了一頓。現在反思,確實是我的過失與冒犯,不懂體諒農民種地的艱辛。究其根本還是自己坐辦公室吹空調每月按時拿錢,沒法去體會農民一年辛苦望地等收成的期盼與焦急。
至于容易采取激烈的行為方式一方面可能是年少血氣方剛,身體強健,一方面可能是自己獨立意識開始覺醒又不夠成熟,常被人看作是小孩子,內心逆反進而產生了夸張的言行,還有一方面可能是以前沒有承擔過責任,導致做事不考慮后果。
和人閑聊的時聽說一少年喝酒犯事,臨畢業的時候拿著刀把自己同學給砍了,傷的還挺嚴重。
這就很不劃算了,為了一時的義氣之爭耽誤了自己的后半生。兩個少年再有爭執又能有多大的仇呢?一場任性的醉酒釀成兩個家庭的悲劇。
我想那個少年的父母在平常的生活里難免也有不順心的事,難免也有與人起爭執的時候,為何少年的父母沒有那么任性去砍人呢?因為身為父母上承擔著報答雙親,下承擔著養育子女的責任,不能不做事考慮后果呀。
有句話說的好,“少年強則中國強,少年富則中國富。”。誠然少年們容易沖動,但他們依舊是未來的希望,因為他們真誠向上的心難能可貴。
可能還需要一點時間吧。從年幼到長成,從幻想到踏實,從散漫到承擔。
有時候時間真的很美妙。她成熟了等待,圓滿了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