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的啟蒙

? ? ?

今天,在食堂,走在行進的隊列中,聽著戰友們響亮的呼號聲,看看四周,綠色的樹葉在風中飄舞,人們在忙碌著。

此時的我,突然想到了什么。于是,我順著那個突如其來的靈感入口,繼續往下想。漸漸地,一個大致的思想脈絡呈現在我的眼前。洗個舒服澡,回到宿舍,我打開手機里的wps軟件,開始把它記錄下來。

前不久,戰友問我:“這學期,我該怎樣學好寫作呢?”面對這個問題,我并沒有立刻作答。因為,我知道,寫作這個事兒,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在于長期的積累。

現在,對于寫作,特別是對于一個初學者來說,還是有一定的辦法可以遵循的。現在,根據我這么多年的寫作經驗,把我的一些想法分享給大家。

? ? ? ? ? ?第一,寫作要有兩種認識

? 說到寫作要有兩種認識。那兩種呢,那就是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用馬克思的觀點來講,感性認識,就是你通過感官對外界初步的認識,包括感覺、知覺、表象三個部分。而理性認識,就是基于感性認識,借助抽象思維力圖透過表面剖析本質,對事物的全體和內部聯系的認識。同樣,理性認識也包括三個部分,即概念、判斷、推理。

? 對于這兩種認識,這樣說起來,感覺有些晦澀難懂。這樣,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來和大家具體談談這兩種認識。

? 大家都知道,這個世界是豐富多彩的,有花,有草,有山,有水,有清晨愛吵鬧的鳥兒,還有巍峨的高山和奔騰的江河。所有的這些,共同組成了美麗的大自然。另外,我們可以看見綠色的田野,風兒吹起層層綠色的麥浪;我們可以聽見山澗潺潺流水,美麗的鳥兒停在樹梢歌唱;我們可以聞見花兒的芬芳,知道什么才是美麗;我們可以聞見母親親手做的飯菜香,覺得親情如此溫暖。

? 所有的這些,我們得到的第一手材料,都是出自于我們的感官的。所以,我們,的確是大自然的寵兒,外界的一切美麗,我們都可以感知。這些,都是我們的感性。當然,這些都是從外界獲知的,不是發自于內心的。

? 法國雕塑家羅丹說過:“世界并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甭牭竭@句話,我想,大家都會為此打抱不平。我有一雙眼睛,怎么發現不了美呢。只要是健康的人,都會有大自然給予的一雙眼睛。有時,我們經常這樣疑惑:他不會說世界有很多美呢,可是,我怎么覺得世界里一片黑暗呢。

? 有時,和很多人一樣,我也覺得他是在忽悠。后來,我才知道,要發現美,得首先知道什么才是美。美是什么,這是個很普通卻難以回答的問題。究竟什么是美?另外,細想一下,我感覺這個問題很感性。因為,通過我們的感官感知,我們覺得花兒很美,美到令人窒息。當然,這是大自然本身的美。另一方面,在人們之間,還有人性美。近年來,各種“最美”人物大量涌現,她們來自于社會各個階層,雖沒有風流倜儻的帥氣,抑或是沉魚落雁的傾國傾城,但是,他們人性里影射的光輝,同樣感動人。美有很多種,在生活當中,我們可不要一味地趕路,而為錯過沿途的風景而感到遺憾。

? 在生活當中,我們經常聽見別人這么說:“這個人很感性?!备行缘娜?,通常是比較直率的人。在生活當中,他們絕不會收斂自己的情感,該哭的哭,該鬧的鬧,該笑的笑。同時,感性的人,通常也比較重感情的。

? 上面,說了感性這個話題,現在,就把這個話題和寫作結合起來。

? 我一直這樣覺得,有文字的歷史,才是人類文明的始端。在這個世界,人是有情感的。也許,是站的高度不同,人的情感有高低,但絕沒有表達的差異。以前,在沒有文字的愚昧年代,除了面對面之外,人有了情感無法表達,多少有些顯得憋屈。后來,一旦有了文字,各種思潮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極大豐富了人們的生活。同時,文明也從此開始。

? ?說到文字的記錄方式,無外乎就分為兩種,即感性和理性。感性,就是通過文字表達自己情感的訴說,用筆把它記錄下來,從而形成文字。這種感性的文體很多,它包括“形散神不散”的散文,思維跌宕起伏的詩歌和虛構的小說。理性,就是通過自己大腦的思考,破繭抽絲,層層解剖,以求找到事物的本質聯系。這樣的文體,也是很多的。比如,象征人類思維“高大上”的哲學,高深莫測的心理學和有各種推理論斷的科學。

俗話說,“感人心者,莫乎人情。”對于感性文體的寫作,一定要把自己的情感表達出來。這個,真的很重要。畢竟,大家都不是行尸走肉,沒有自己的思想和感覺。也許,更多時候,生活環境的不同,導致各自的閱歷不同。這樣,對情感的理解方式也就不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感官,都會有自己對于外界的感知??梢哉f,人與人之間,情感是相通的。正因為這樣,人與人之間才能交流,才能做朋友,才能成為情侶,組建自己的家庭。這樣,說到寫作,就容易得多。因為,在你發生的事,說不定在別人身上也發生過。人活在這個世界,短暫的一生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去過不同的地方。但是,人性中的情感是不變的。人呱呱墜地那刻起,開始有了親情;進入學校,開始有了友情;進入社會,開始有了愛情。人一生,無外乎就是這幾個情的名詞。所以,在寫感性這一類的文章時,你一定要記住,要把自己最真摯的情感寫出來,切勿弄虛作假,無病呻吟。那樣,別人覺得你是在作秀,在嘩眾取寵。一篇好的感性類文章,絕對是融入自己深厚的情感的。你要知道,在文字的王國里,你就是情感的主兒,該哭的哭,該笑的笑,千萬不要保留。要知道,你有了激情,才具有情感的侵略性,充分調動其他人,從而達到情感上的共鳴。

通常,感性的文字,總能達到教育的效果。那是因為,你若想到的,別人通過你的文字也能領悟到。這樣,人就不自覺成長起來。所以說,看一本書,就如同和作者面對面講話,聆聽他的故事,感受他情感的流動,以達到人生上的啟迪。

這時,也許你會不懂,每天,大家都過得一樣,一樣的生活,一樣的飲食起居,那還有什么情感可以表達。這個,那就是你個人是否熱愛生活,是否有發現美的眼睛。在生活當中,處處留個心眼,你真的會收獲許多。

清晨,你也許會聽到鳥兒的啼鳴,你覺得大自然的音樂真好聽。上下班過程中,在地鐵上,你看到有人主動為有需要的人讓座,覺得這個社會很和諧;在公司上班,同事之間相互勉勵,有說有笑,一同為集體的利益而努力,你覺得人們之間多么團結。晚上回家,妻子還在等著自己回來,一天的勞累,妻子為自己捶捶背,你覺得有個家真好。

所有的這些,都是美的外在體現。當然,生活中的美遠遠不止如此。所以,現在,你就要充分調動自己的感官,去感知這個世界的美好,收集起寫作的第一手材料。

說完了感性,現在,再說說理性。顯然,理性要比感性更深一些。那么,理性的文章,我們該如何下筆呢。要寫好理性的文章,得先對理性有所了解才行。理性,通常是比較抽象的,它是來自于外界而形成于大腦的思維模式。很多時候,感性和理性是不可分割的兩部分。理性,它其實是從一般到特殊再到一般的過程。比如說,你犯錯了,嚴厲的父親扇了自己一耳光,你就覺得疼。這個疼,就是很感性的。此時,這還沒有結束,還應進行思考。疼,為什么疼?哦,原來是父親打了我。如果,你只停留在這個層面的話,那么,你還沒有長大。此時,你還應該繼續深層次地思考。父親為什么打我?哦,原來是自己犯錯了。犯的什么錯?這樣想著,我們就知道,這個錯誤下次不能再犯了。

還有,比如說,你寫一個人,如果感性的話,可以寫她水靈的眼睛,彎彎的睫毛,明亮的眸子,櫻桃似的小嘴等等。如果理性的話,那你就要層層解剖,看到他的內心,說出他是怎么樣的一個人。是開朗,還是靦腆?是大方,還是拘謹?等等。這些,當然不是自己一時的感官所感知,而是與他有交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才知道的。而你的這個判斷,是來自于你在綜合他所做事情之間的內部聯系之上的。

說到理性的文章,其中,你所要寫的,就是把你的思考過程寫出來,給大家看。如果說,感性的文章,是讓大家陪你一起哭,一起笑,打的是“感情牌”。而理性的文章,則是讓大家陪著你一起開動大腦,獲得生活上的領悟。

要寫好這一類的文章,你一定要有自己的思維模式。就是說,對于一個事物,你是怎樣思考的。這個,真的很重要。也許,你第一次看問題,并沒有看那么深。這不要緊,重要的是,想到了多少,你就要把它寫出來即可。有了這個,就有了思想的中心,接下來,只是給它定一個框架而已。例如,大家都知道,煉鋼時,我們先要用高溫把它融化成鐵水。接下來,根據自己的需要,把它做成各種器材。

所以,那個思考的過程,就是一個思維凝練的過程。

有了這個,接下來,你就會輕松許多。如果是寫議論文,那你就按論點,論據,論證三個方面來。如果是說明文,你就要運用打比方,舉例子等寫作方式來寫。如果是部隊的公文,你就往已經給好的框架里填充,不足的補充,多余的刪掉。

最后,總結一下,寫感性類的文章,你要把充分抒發自己的情感,在文字里要毫無保留。當然,有時是要有所側重。而寫理性類的文章,面對外界的事物,你要不停地問為什么,層層深入,力求看到事物本質的聯系。動筆時,就把這個思維的過程寫下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