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家康》中譯本有500萬字,13冊,作為每天睡前翻的最后一本書,翻了超過3個月也才把第8本幾近翻完。體會很多,但不敢輕易說。因為再年輕幾歲,可能很多東西都無法體會。可剛有些許體會離悟到了又差了不知道多少個十萬八千里呢。還是不說為妙。直接奉上前七本半的摘抄筆記:
杜鵑不啼,而要聽它啼,有什么辦法?德川家康說:等待它啼。
今年的蟬和去年的蟬已然不同。
信長厭惡愚昧、憂傷和猶豫不決,如同厭惡毛毛蟲。
人要能夠打造自己的身體。猥瑣的身體只能附著猥瑣的靈魂。
做家臣沒有煩惱,因為生命和身體都已托付給主君,但一旦成為大將就完全不同了,武道兵法自不消說,還必須研習學問,學習禮節,要想擁有好的家臣,還必須將自己的美食讓于家臣,讓他們感覺到溫暖和放心。 ????
人生的負擔越重越好。忍耐,負擔,能夠讓你迅速長大成人。
武士沒有下一次。
神靈在冥冥之中自有安排,這非人類智慧所能企及。 ????
能否取得首級是運氣,沖在最前面的勇士方才應該大加獎賞。 ????
人類的智慧和力量。不能改變四季的更迭。寒則加衣,暑則納涼。但若要過于聰明,寒時驅寒,暑時避暑,恐又有些過了頭。 ????
如若失敗,家臣還可以換個主公。但主公不可能做他人的家臣。
自助者,天助之。命運之事,怎能隨便試探。命運便是時刻準備著,不斷前進,不斷忍耐,除此之外,別無他途。
五百人對一萬五千人。這樣的仗才值得一打。
無論什么人,都得學會隱忍,世上再也沒有比隱忍更好的盾牌了。
這就是一直拘泥于虛榮、戎馬一生的柴田修理亮勝家的最后一幕,只見他臉上栩栩生輝,眼神十分滿足。
作戰要先運用理性,運籌帷幄,周密布置,再拋開理性,運用狂熱的情緒去鼓動大家,激起其取勝欲望。
有些人表面強硬,其實內心軟弱。要記住這一點。
如果家臣吃白米,你就要吃含三成麥子的飯;家臣若寅時四刻起床,你就寅時起床。下次帶你到鷹野,看看你能走多少里路。體力要在家臣之上,智力也要在家臣之上。耐性和勤儉都要超過家臣,要比家臣更關心他人。如此一來,家臣才會仰慕,尊敬而不疏遠你。明白嗎?一定要嚴格地學好這些大將的功課才是。
對家臣不可單用俸祿激勵。不必討他們喜歡,也不可疏遠了他們。不可跟其太親近,但也不可讓其心懷不滿。要讓他們凡事認真細致。
年輕人,真是擁有遠遠超乎他想象的,如天馬行空般奔放的“力”。所有備嘗幸酸的武將們,都因“力”不如人,對秀吉滿懷畏懼,可是新生命沒有受過傷,沒有畏懼。在他們的眼里,秀吉只不是一介老人。
面對這些無法用賞賜換來的忠誠,家康的激動不在眾人之下。他急忙背過臉,用笑聲掩飾了抽泣。
光悅,你可曾見過毫無瑕疵的刀。刀和人乃是一樣的。但這非意味著對瑕疵視若無物,如此便會停滯不前。追求完美和是否有完美之物,大不相同。在追求名刀之余,并不應排斥那些有著小小瑕疵的刀。
如心存斗志,也會激起對方的斗志;如大發脾氣,對方也不會冷靜,所以必須向對手示好。一旦坦誠相待,對方就不會存有戒心,就能聽你說話。
長松丸,所謂大將,必食得人間甘苦。你能成為大將嗎?大將終其一生,都要不停地射箭。
其實,有時我會想用些美味佳肴。可是,每當那時,我就會認真思量。當我想進美味時,其實都是在身疲心倦時。
人怎么保養,也不得百歲不死。該老時,必然會老。然,心卻可始終不老。
空寂一詞,為茶道之人重視并引以為戒。然世俗之輩卻只在表面裝出空寂之態,內心絕無空寂之實。徒具空寂外表之茶事,糜費無數,炫耀珍奇,此番空寂風流,不要也罷。——《禪茶錄》
隨風/天海:這世間再也沒有比讀這活文字更快樂之事了。
人與人之間,若不能一見如故,就不能相交一生。這一點,天海從一開始就明白,所以他決定直擊家康內心。可是,家康竟無不快之感,實在奇妙。
對家康而言,官位不過是虛象,只是人生的一種裝飾罷了。最重要的是,要有踏實的習性。
為何收年賦?為何儲存金銀?為何獎懲分明......因為佛陀在注視著我們。
大納言知道嗎,人的命運有消長,就如天地有晝夜。同樣,一國一族也有春季和冬季之別。現在是我們的春季,為將來計,必須播下良種,等待萌發好芽。可又有誰明白我呢?
天下為天下人的天下,唯有德者取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