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將詩詞賦華年

或許是斟滿香茶的寧靜午后,抑或是華燈初上的明亮夜晚。只要有一個合適的座位,有一份愜意舒適的心情。都適合手捧詩集,跨過時空,任意思緒在另一個時空漫游。

有人說,詩歌是一座長滿百合的山,是遺落秋陽下的秋葉,是月光下泛著光的水晶,是文字的精靈……

觀古今于須臾,撫四海于一瞬。他不是歷史卻清楚地記錄時光的浮光掠影。我幾乎能清晰地看到青山綠水間的拱橋,橋邊飛舞的依依楊柳,靜女嗔笑的臉頰;聽到宴飲之上的觥籌交錯,月光之下的斷腸折柳曲,閨中少婦的輕微嘆息。他不是地理圖冊卻記錄了所有的瞬間剪影。蒼茫遼闊的中原大地:落日昏黃,古樸蒼涼,先民勞作的身影生生不息。杏花煙雨的柔軟江南:白墻黑瓦,小橋流水,清揚婉約的佳人在水一方。風沙滿地的大漠邊疆:北風卷地,鐵馬金戈,馬革裹尸還的將士鐵骨錚錚。安靜寧謐的鄉間田園:牛羊成群,雞鳴不已,采桑姑娘美麗勤勞。走進詩歌,在字里行間便可窺見這些歷史的印記,仿佛可以看見他們在另一個時空鮮明真實地存在。這就是詩歌的力量,籠天地于無形,挫萬物于筆端。

在沒有讀過“雨打芭蕉點點愁”時,你或許從沒有留意過芭蕉的青翠欲滴、雨過芭蕉的點滴頻率。那滴滴答答,仿佛永沒有盡頭的聲音,是詩人剪不斷的點點哀愁。在沒有讀過“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時,那村舍升起的裊裊炊煙,恐怕也不能引起你的閑適、舒暢的好心情。讀詩,走進詩歌的世界里,你會流連于山腰的晚霞,路邊的翠竹,以及腳邊的離離青草。你會于荒漠里生遼闊壯志,水鄉里思溫柔纏綿,山林田野里欲隱此身。你會感動于陌上原野的拓荒者,藕花深處的采蓮女。你會在杜鵑的啼唱中想到那些羈旅天涯的游子,那些遠在海角服役的母親,那些深閨被幽禁遺棄的戀人,那些飽受戰火創傷的黎民百姓。這就是詩歌的魅力,給予你悲天憫人的意識,使你對大自然

給予無限的深情,并用藝術的眼光來看待世界。

千年以來的詩人們,以文人的妙筆和哲人的沉思,留下如此燦爛的珍寶。到今天,我們仍能感受到那一聲聲的蕩氣回腸的絕唱,與他們共享人間的歡樂悲傷。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