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朋友圈對同事分組可見嗎?

一次幾個同事閑聊,談到朋友圈分組。我一時興起說:“我們來調查看看哪些人朋友圈設置了分組可見?”結果是大部分男同事沒有設置任何分組,大部分女同事設置了不止三個分組。

講真,做這個調查,我很心虛的,我本人就設置了三個,其中一個是同事組。設置“同事可見”,是專用于轉發公司的宣傳鏈接。去年公司爭創“互聯網+”企業,一天一個鏈接拋出去,持續發了幾周后,連我自己都覺得我朋友圈那段時間堪比代購。礙于老板在我朋友圈里不得不發,只好分組可見了。

“分組可見”功能是一種便利,可是一旦過度使用,就可能會弄巧成拙,造成尷尬。

H姐是我在外企時的一個女老板。那個時候Team里有十幾個風格各異的女人,俗話說三個女人一臺戲,試想想十幾個,那酸爽,嘖嘖嘖……

那天小范圍聚餐,Cherry說:“你們知道嗎?H姐國慶去澳洲度假了!”

“真的嗎?你怎么知道?她告訴你了?”小Q很好奇的問。

Cherry忽閃忽閃著她的大眼睛:“你們沒有看她的朋友圈嗎?她發了照片的呀!”

于是大家紛紛掏出手機,翻遍了H姐的朋友圈,一條澳洲的羊毛都沒有。尷尬了,H姐的朋友圈對同事分組可見了。大家心里都開始暗懷鬼胎:“為什么不給我看?不信任我?沒有把我看成自己人?還有誰能看到她朋友圈?……”

可謂一條朋友圈,掀起千層浪啊!

“分組可見”看到的是她人生的一個版本而已,再精彩的朋友圈也無需羨慕,因為這不一定是她的全部

Clarie是我朋友圈里的一個育兒專家,朋友微信推薦的,我們從來沒有見過面。

她的朋友圈里面,每天都是教育兩個孩子的日常,以及帶孩子之余,還看書、喝咖啡、寫作、講課、旅行。她的朋友圈生活似乎過得像電影情節,跳躍式的,全是小資文藝青年調調。說人話就是:太假了!

一個人帶倆孩子,還能看書?還能喝咖啡?還能旅行?(想想看,我家里只有一個熊孩子就已經一地雞毛了!)不是我不信,而是我覺得過于美化生活,也沒這個必要吧!很明顯的可以看出,她所有的照片都是精心擺拍和PS過的,就像個人宣傳需要的海報。

無可厚非,她是育兒專家,朋友圈就是她宣傳自己的地方。而我相信,朋友圈里的她,一定是真實的她想過成的樣子罷!自編自導的朋友圈電影,也是一種向往美好的生活態度。

“分組可見”的潛臺詞是:我想讓你看見我想讓你看見的我。

適當使用“分組可見”,也可以避免一些麻煩。我們在不同時間結交不同的朋友,不同的人際網,也需要我們有不同的形象。

比如我開篇提到的工作上的鏈接,確實沒必要讓公司以外的朋友知道,免得浪費別人的流量刷屏。咱們可以設置分組可見。

我微信好友里面有一個某電視臺的主持人,工作的關系互加了微信。加了微信不代表我需要去窺探人家明星公眾人物的隱私。雖然我只能看到他發出的和我們公司相關的內容,這就已經足夠。

我們自己好友里面也有一些一面之緣的人、不知道啥時候添加的路人,對這些人分組可見是為了保護自己和家人的隱私,防人之心不可無。

朋友圈已經不再能像剛開始那樣大量搶奪我們的時間了,我周圍很多人已經失去了刷朋友圈的興趣。我自己每天看朋友圈的次數越來越少,發朋友圈也是頻率不高。但無論怎樣,我都希望我的朋友圈是對朋友和同事坦誠的、毫不做作的真實的自己!


肖小瀟,學號157,「無戒21天寫作訓練營第三批」,日更第3天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