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其實沒什么?!

? ? ? ? 只想把家里的空氣搞好了,一個凈化器不行就買兩個,一屋配一個,出門戴口罩,辦公室放一個迷你凈化器。就算這里是“毒城”,也是走不了的。有一種人生就像活在夾縫里,上不去下不來,卡在這里。

? ? ? ? 沒有力氣去改變了,所有的力量都用來應付,應付生活中發生的一切已然疲憊。習慣了應付也就養成了一種習慣,管好自己的事,解決到自己能解決的最大限度。

? ? ? ? ? 外面漸漸的跟自己產生了巨大的距離,在這霧靄的天氣里,竟感覺和這個世界這個城市有這么近的距離。只因外面有毒,讓人不得不思考和它的關系。盯著家里的霾表,上面的數據時高時低,家里的空氣維持在良。我好想待在家里,我好想再弄一臺凈化器,讓家里的空氣可以維持在優,再讓我回到以往和“外面”相距很大距離的安全位置上。

? ? ? ? 我不善于擔憂,我喜歡應付我的生活,也習慣應付著活,不好也不壞。但是,今天我突然很想靜下來思考,我和這個城市的關系。原本我想只是鄰里關系,我過我的小日子,出門不隨地吐痰亂扔垃圾,上車排隊,遵守規則不給人家添麻煩也不給自己添麻煩。沒有大的志向,回到自己的空間體味自己的志趣……

? ? ? ? 直到我發掘就算我宅著,就算我湊合慣了,有些事情卻很難湊合。我是可以離開的,原本就是個異鄉人。但我沒有,為什么?因為絕望,我用這樣一個詞先來含括我的感受。我不僅對自己絕望也對生活的環境絕望,或許聚焦到某一點可能只是失望,但它們聚集在一起的力量,用絕望應該不為過。我絕望什么呢?我絕望的也用一個詞來含括的話就是無解。

? ? ? ? 遇到什么事情都覺得無解,這個無解是對于我這個生命個體在問題中感受到的無解,因為我活不了那么久看到有解,至少在我這么多年所看到的很多還是停留在無解的狀態。最近關于霧靄的文章特別多,有兩則信息最有感觸,一則是有幾位法律人士起訴了政府的不作為,一則是大體講了主流對霧霾的報道,從“不承認中國有霧霾”到“不希望外國人說中國的霧霾”,再到“覺得霧霾很快能治好”,最后到承認“治理霧霾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四步里的態度可以從很多的事情中看到,否認-辯解-盲目樂觀-看不到改變的長遠計劃……

? ? ? ? 我可以走,是的我可以回到我的故鄉,如果那里流淌著泛黃發愁的水呢,如果那里做什么事情都得送禮攀關系,孩子上學也得托關系,在小學就充斥著攀比,而我恰好掙錢無能。比起來北京反而更適合我,工作機會多,自己掙自己花,圖個樂呵圖個安心。

? ? ? ? ? 所以我現在不走,我也不期望發生什么神奇的改變。我想我們已經生活在一個擺好的多米諾骨牌的牌陣里,經濟是互聯的,人們的生存是互聯的,如果不犧牲眼前所謂的巨大利益,到哪最終都一樣。

? ? ? ? ? 小的時候父母擔心孩子走丟,又無暇照管,孩子總是在外面野著,就說陌生人的糖不要吃,小心拍花子的老頭,他們都是大鼻子紅鼻頭。我的世界觀已經被神奇的限定好了,內心的叛逆讓我離開了家鄉,但對外面的恐懼讓我能出來觀望的最遠距離可能已經是這里了。

? ? ? ? ? 外面有什么,現在的孩子會如何理解?他們習慣了口罩,習慣了在空氣有害的時候待在家里。最終童年強大的影響力會給他們帶來些什么?能幫助他們走多遠走到哪?

? ? ? ? ? 再過一個小時警報就會解除,當天空蔚藍的時候,霧霾的陰霾散去,從天空也從心里,好像日子就好過了,在無解的狀態里唯有遺忘可以讓人存活。我可能還得好好想想,走還是留,生命質量里有活著的質量,有活好的質量,也有活的自由的質量,這不是個輕易能回答的。身體你得爭爭氣,別在我還走在思考的路上你就趴下了,我們帶好口罩,繼續…

? ? ? ? ? 最后的牢騷,要多久后我們都退回到自己的家里,守著自己的房間,經營著虛假的凈土,再也看不見,再也沒有能力去看見,地下水被污染,空氣被污染,人們被污染。守著空氣凈化器,凈水器,或者有一天也會有人體凈化器吧……就這樣活下去,小日子還得過。就像每一次娛樂新聞出現明星出軌、離婚的信息后,好多人都會發感慨不再相信愛情。這漫天的霧霾人們不再相信的是什么?

? ? ? ?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