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從愛書、覓書、借書、買書到藏書、護書、印書。
? 幾十年歲月,一晃而過,或許余的前世欠了書一筆還不清的債。
? ? 十年前,電商還不是很發達,買書都是線下交易。
? ? 買書成癖,有三大好處,一是學會了節省,體會到生活的不易,把錢都省下來買書了。二是精神得到充實,書是傳達思想的媒介。三是改掉了挑食的習慣,不求山珍海味,只求溫飽而已。
? ? 回想余之童年光陰,竟于吳郡舊書肆中度過。后赴金陵、滬上淘書,收獲頗多。 記得,昔日吳郡內實體書肆林立,文史哲類的書以江老的文學山房,樂橋口的古舊書店,望星橋堍舊書店和藍色書店最為知名,可與南京的唯楚、品雨齋、天宮、學人等舊書店媲美。藍色書店出售文史哲書,余去的次數不多,可能是書價較貴的原因,如今購得何書在記憶中已然模糊。 該書店原在工人文化宮側,后搬入萬壽宮側,今已杳然無跡也。
? ? ? 印象較為深刻的是余友江澄波老先生的文學山房和樂橋口的古舊書店。江氏三代文學山房從創設至今,已歷百又十載。 一九五六年一月,蘇州全市私營新、舊書業被批準公私合營。文學山房與大成書店、覺民書社、文廬書莊、征漢閣書店等四家合并,于一九五八年成立古舊書店人民路門市部,使用文學山房的店面,江老進入古舊書店工作。江老從古舊書店退休后另擇址開辦“文學山房”,據說那時招牌早已被公家拿去,因擔心引起爭議,江老遂將重開的舊書店取諧音為“文育山房”。江老堅持售賣實體書,不報虛高書價。當“文學山房”被評為特色書店后,老人家將書店書架更換一新。無論世道輪替,風云變幻,江老堅持一生為書,尋書,修書,品書,可謂后輩楷模。像拍賣行將古舊書拍得那么高,老人家是不愿讓他們拿去拍的。江老是古籍界的最后掌門人,但也時常留意收錄地方文史書籍,記得余曾購得周國榮《說吳 道蘇州》等書。“文學山房”的復名, 記得是江老好友黃裳先生的提議。江老的店中有個記錄本,本子上密密麻麻地寫滿書友的購書信息和聯系方式,江老總是熱心幫書友留意有沒有他們想要的書,書友皆感百年書肆,依舊云香撲鼻。
? ? ? 對于樂橋口的古舊書店,余印象也較為深刻。那是十幾年前,古舊書店三樓有個特價書市分設有3折,5折書專區,余曾從中淘得不少好書,曾淘得有《續世說》、《今世說》、《百城煙水》、《吳門表隱》、《永歷實錄》等舊書,還曾淘得西方文學類書,有幾本亞森羅賓的探案集,印象較為深刻,世人只看福爾摩斯,卻忽略了那位另一綠林好漢式的亞森羅賓。一般去古籍書店淘書,一去便是一個半天,如癡如醉,沉醉于書海。記得從前有位老者,在特價書柜旁修古籍,寒暑不斷。 特價書區有一位營業員,如書友遇心儀之書,則開票據到一層結賬,如今特價書室依舊存在,書量比從前少了,但是開始注重設計,比如增設屏風,茶桌,加上了許多現代的茶道元素,向著市場和概念性書店方向發展。或許也是舊書店面臨新情況,做出了一些改變。離開古舊書店不遠的嘉余坊和干將路交界口也曾有一家舊書店,里面也有不少好書。觀前新華書店在三層樓梯口也有舊書柜,售賣特價舊書,多以外國文學為主。
舊書店在吳郡城內較為出名的還有離江老的店不遠,在紐家巷另一頭的十方書店、葑溪舊書店、 懸橋巷的清藝閣(原在鈕家巷)、山塘街的琴川書店(1946年夏淡人創立)等,記得原來普濟橋側也有一家特價書店,如今已無痕跡。琴川李君,為人坦蕩,書店明碼標價,童叟無欺,余乃常客。琴川二樓為老照片收藏館。乃從檢察院退休的譚老師(阿土老師)的地盤。阿土老師癡迷于老照片收藏,對于老照片收藏頗有心得。阿土老師曾寫過蘇州工商業史料有關的書籍,也寫過楊灣古道的文章,他與吳郡新浪博壇的耆宿德山,謙益,阿庚合稱“四老”,阿庚與謙益工詩,德山工畫亦工詩,各有千秋。“四老”除了好讀古書,曾早年登過開發旅游前的陽山箭闕峰,也曾往虞山秦坡快游,是吳郡最早的高齡登山訪古前輩,也是登山“草帽黨”的創始者。
? ? 天賜莊內望星橋堍也曾有家舊書店,曾從中購得《明清小品文選》、《南唐二主詞》等舊書。? 這家書店以文藝舊書為主,書店邊上沿河有古董攤位,淘完舊書淘古董。那家舊書店邊上還有家雙塔浴室,累了可以去“水包皮”,淘書餓了在不遠雙塔旁鐘樓菜場品嘗豆腐花,蟹殼黃,一個周末,如此度過,可謂人間快事。望星橋堍還曾有芥子書店,如今已遷往青城大廈,以實踐神學、輔經與靈修類書籍為主。聽說,宮巷還有以琳書房等,供應教友。塔園路亦有專賣日文書舊書店。此外,在古吳軒,蘇大等出版社亦有售書展臺。蘇城還有一些建筑書店,比如在通關坊與錦帆路交界口,十全街中段。滾繡坊與烏鵲橋口亦設有西洋音樂人所開老書蟲等。老書蟲起初的創辦人之一是位愛上蘇州的“中國通”名叫戴天樂,戴天樂是美國人,但他蘇州話講得很好,已來蘇十幾年,他因此自認為自己是蘇州人。老書蟲如今已不再售書,似會員制閱覽,輔以咖啡、文創沙龍為主。園區歐人圈中還有名為藍槍魚等的書店。
? ? 昔日吳郡,特價書肆林立,然許多還稱不上是古籍書店,但書價極為優惠。印象中,特價書肆雖然多,然多則良莠不齊,其中書籍質量還可觀瞻的有:桃花塢大街與人民路交界處的“大娘水餃”店旁曾有一家特價書店,其中不少武俠書籍,然則地方文化書不多。彩香新村的舊書市場,需要奔"早市"。十梓街的今時代文印店右側和十梓街司法局旁原來也有兩家特價書店,余曾購得《青銅器》全集,《手爐》等藝術書籍,另尋得《吳中精粹》等地方文化書籍。其他的舊書肆,記憶中有蘇州圖書館后某舊書肆,蘇福路百潤發對面某書肆,文星廣場舊書店,人民商場電器城下“淘寶園”以及粵海廣場的昔日也是優質特價舊書肆興盛。
? ? 如今的特價書店,在吳郡城內已經難覓,可知的且書內容尚可一覽的,除了上面介紹的書肆,還有三多巷口的文庫特價書店,曾淘得徐文初的《吳江舊聞軼事》、朱萸的《吳江葉氏午夢堂》,還從中覓得二玄社的篆刻印譜。文庫的店老板為中州人氏,來蘇有十載,斯文和藹。蘇大東校區偏門的兩家書店,期間有不少舊書,某大學教授去世,也曾散出不少好書,曾于其間淘得《蘇州經典民間故事》一書。雨果書店,也是一家文史類書肆,因舊書不多,余去的不多。書店的原會計是艾甘老師,姓許,也是吳郡新浪博壇的博友,工詩,與紅豆山莊主人謙益,蘇博吉頭唱和,多呈佳作,風雅博壇。還有從南門搬到道前街的文化市場(里面弘文等文史哲書較多,多為三聯,中華文史新書,開價已然不菲)。黃葉村人老師說吳郡竹輝路上還曾有家清華書局,余不知。在平江路白塔路口也有一家,以售賣藝術收藏書為主,里面有小部分舊書,如《歐陽海之歌》、《靜靜的頓河》之類紅色文學題材。南門車站肯德基西食店旁亦有特價書,然則地方文獻皆不多。據余所知,吳郡城外,常熟的瑯環書屋,吳市晨光舊書店, 上書房,及木瀆老街亦曾開設有舊書肆,不知現今如何。除了實體書店,孔網上的幾家也曾有過書訊交流,其中一家記得線下設攤于金鷹五樓。
? ? 吳郡近年引入天貓之城,誠品,鐘書閣、慢書房等概念書店,余曾往顧一二,見明信紙片與西食,有文藝卻無蕓香。誠品以建筑和設計類書籍為特色,文史類藏書雖有少量繁體書,然多以養生和文藝為主,神學,哲學類書少。誠品許多文言書籍亦多出自上海古籍,中華書局等國內知名文史哲出版社,地方文化書籍存量尚缺,如此偌大的書肆竟尋不見一本鄭逸梅的書。對于古書,余欲報書名,然此類概念書店中之伙計皆不知。余觀期間存書內容嘆已非吾輩之所念想,或為少輩所尋之愿景。余觀之悵然,無所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