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周二那天出差,剛一上車,就看見靠窗的座位上坐著的女人正喜笑顏開的對著手機聊語音,我出示車票示意她說那是我的座位,人家不以為然的笑笑:“啊,我知道這不是我的座位,我想靠窗坐睡會兒,謝謝哦!”我看著她將座位放到躺倒,一副隨時準備入睡的樣子瞬間有點兒蒙。是啊,人家面帶微笑,還優雅的謝過,這種要求似乎毫無瑕疵,我有什么理由拒絕呢?我看看旁邊一位目睹全程的男乘客,他一臉的復雜表情,有驚訝,好像是說怎么居然有這樣的人!?有期待,看這位站著的女士是會拒絕還是接受?有竊喜,或許還會因此有一場好戲看吧?或許還有同情,一大早遇到這樣的主兒的確影響心情…….
? ? ? ? 我的車票都是網上訂的,有時為了買到一張靠窗的位子會反復幾次的預定、取消、預定、再取消…這張票也是一樣。即便是這樣,我還是很優雅的說了句:“哦,好吧!”便坐到了她的位子上,沒有氣惱、沒有無奈,反而覺得有些好笑。盡管我還是沒能理解“想睡覺”和“靠窗坐”之間到底有什么關聯。一旁的男乘客也便不再關注,低下頭繼續百無聊賴的玩手機游戲,那個女人也睡了,不論真睡假睡,畢竟不再聊微信,安靜了。
? ? ? ? 我喜歡記錄生活中的每一處細節和感受,于是很快發了條朋友圈,簡單的把這件事情敘述了一遍,順便加了一個尷尬和憨笑的表情,以告訴大家我已坦然接受這件事兒,并且心情不錯。很快,朋友圈便收到諸多回復:木木說“沒有社會規則的女人”楚楚說“這么理直氣壯的霸道,你怎么不優雅地告訴他說你也想睡會兒……”Ailen說“表示心疼寶寶”秋葉說“她媽媽知道她這么任性嗎?”等等,有關切、有心疼、有贊許,但更多的是覺得我不應該這么順從,而是應該有力的反擊奪回靠窗座位權。老公也很快發來一條嗔怪的微信:“今早起這么早,你不是也想睡會的嗎?”我回復大家“不想因為計較座位的位置而影響到本該屬于我的美好心情……”
? ? ? ? 其實,一早遇到這樣的事情心里的確有些小小的不爽,但如果不幸應了那位男乘客的復雜表情里所期待的結局,那么這一天就會更加不爽了。原本就是能一笑而過的事情又何必耗費精力去平添煩惱呢?我當然也不會傻到因為不想干的人讓我體內多分泌出糟糕的“兒茶酚胺”,我需要的是能夠維持快樂心情的多巴胺。因為我的退讓讓這件事兒很快畫上句號,也因為我的退讓讓我至少擁有了一個完美的旅程——喝了杯熱奶茶、看了幾十頁的小說、打了個安靜的盹兒……算來,我還真是沒有損失什么。
? ? ? ?懂得退讓,本就是生活應有的態度。因為許多時候的爭搶的東西未必就是遵從于內心的真本的需求,或許只是因為“他有而我沒有”,或許只是因為“我的為什么給他”,或許只是因為“我就是要比他強大”,而這些諸多的“或許只是因為”其實并不是一開始啟程就跟隨著你的內心的,他只是行走中愈來愈重的包袱,只是附著著虛榮、嫉妒、抱怨的彩色琉璃,經不起顛簸。還是那句話“不要因為走得太遠,就忘記了當初為什么出發”,生活中每一步理智的退讓都是尊重自己內心的鄭重的思考,這才是生活應有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