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6日
天氣: 晴
心情指數:8
小確幸:
每日金句?快節奏慢生活,我們需要慢下來,牽著蝸牛去散步!【覺察生活的點滴】
Objective 你對今天學的記得什么?
從座機到扣到BPP機,
從BPP機到扣字手機,
從電子郵件穿越智能機器,
從社交媒體到搜索引擎,
信息技術已經改變了
我們學習、娛樂、社交和工作的方式。
科技的發展一方面給我們帶來巨大的便利,
另一方面造就了快節奏生活,
使我們不斷暴露于很多挑戰中
——壓力、超負荷、不停地加速運轉所帶來的窒息感和不斷尋求更佳應對方法的掙扎。
如何在這樣一種快節奏的世界中,
找到更高效工作以及更從容生活的方式,
從而達到外部忙碌與內心寧靜的平衡,
正是許許多多現代人所苦苦尋求的。
我們需要慢下來
快節奏,慢生活
我們需要慢下來,牽著蝸牛去散步!Reflective 一句話形容今天的情緒(今天的高峰,低峰)
今天情緒比較平穩,
Interpretive 今天你學到了啥?重要的領悟是什么?
社群經濟
基于粉絲的社群經營
粉絲和消費者的區別是什么?
粉絲是一種情感紐帶的維系,粉絲行為超越于消費行為本身,因此,品牌要么將粉絲變成消費者,要么就要把消費者變成粉絲。從蘋果開始,喬布斯的果粉就是典型的粉絲鏈接。而小米手機也是與粉絲的情感和價值認同的鏈接而創造的品牌,羅永浩的錘子手機,其目標用戶本質上是老羅忠實粉絲群體,老羅的錘子邏輯是,即使錘子手機定價超過3000元以上,但是,有著同樣情懷和審美的粉絲群體一定會認同這個價值。青山老農社群也是,花草素生活,目標客戶知識女性,現有粉絲80多萬人,不過不去討論他的手機未來如何,僅這一點,他至少可以做到是一個小眾的羅粉群體的手機——而在營銷上,其實他獲得用戶的成本可以降低,未來,他還需要繼續挖掘粉絲的關聯需求和價值,這是社群時代的新商業規則——用社群去定義用戶,經營社群去挖掘基于核心產品的延伸需求,
這區別于工業時代的產品為王——先定義產品,再尋找消費群,然后再經營用戶。
Decisional 一句話形容今天的工作,明天要繼續哪些工作!
今天工作的痛快,雖然有部分任務沒有完成,超過逾期目標!
明天整理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