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有加 并非垂老 理想丟棄 方墮萬年——《十月的天空》影評

? ?珍藏過一部電影——《十月的天空》,近來和孩子們又一起看了一次,仍然感動不已。

? ? 這是一部根據真實事例改編的勵志電影,主要講述的是以霍默為代表的四個“火箭小子”追夢的歷程。結構看似簡單俗套,內容卻豐富極具張力:

1.蘇聯成功發射第一顆地球衛星,美國從上到下一片不安和恐慌,大家都想奮起直追,這種悸動甚至傳到了“與世隔絕”的煤林。

2.煤林是一個煤礦,資源行將枯竭,大家(煤礦工人們,他們幾乎占了小鎮全部的人口)也都很不安,卻都無能為力,大部分的人都在僥幸中麻醉自己。

3.霍墨的爸爸是煤礦上的一個中層管理者,他強悍、勇敢、正直、固執,有兩個孩子吉姆和霍墨。吉姆強壯無比,參加校足球隊,將會拿獎學金上大學,是父親的驕傲,“爸爸”參加了他每一場重要比賽,見證了他的成長。霍墨是個瘦小的孩子,不能參加體育比賽,在這個閉塞的地方,這就等于不能上大學,父親對他期望不高,事實上,他忽視他的成長,只是固執滴要求他子承父業,將來做一個煤礦工人,掙錢養家。

4.霍墨本是一個平凡的人:不甘平庸卻又無可奈何。但是,發射衛星時用的火箭的出現打破了他內心無奈的寧靜。于他自身而言,這件事激發他解決了自身的一個重要問題(這也是哲學的第三個基本問題)——要朝哪里去。從此他為之不懈努力:去和看似無聊努力到古怪被大家疏遠如果你是他朋友也會被鄙視的學霸A交朋友,一起研究;從來對數學沒興趣,只因為數學對研究火箭有用處,就狂K不輟;反抗自己最尊敬的父親給安排的人生,并大聲喊出來:”煤礦是你的人生,不是我的,我的夢想在天上,我要到的不是地下,而是天上!“;走十英里(數據可能有誤)只為找到合適的訓練場……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像所有對著理想沖鋒的人:他也吃了很多苦,受了不少罪,克服了不少的困難,但做所有的一切他都很快樂。

5.霍墨追求理想是影片的主線。在對夢想的無限虔誠中,霍墨用理想的火炬感召、匯聚了他的團隊:強悍(精神)、勇敢、正直、固執的自己;愛學習愛到瘋狂惹人厭煩的A學霸;父親在礦難中血腥死去(頭被尖石直接切掉),繼父酗酒沒事以打他為樂的小子B;一條腿跛的小C。這不像一個能成功的隊伍,但那只是“不像”而已。

6.他的啟蒙老師萊利老師“呵護生命的種子,給種子陽光雨露和水,靜等花開的精彩”。這是影片的第二條暗線:以萊利為代表的身邊的善良愿意幫助他的人也在他的理想達成之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為什么萊利老師要幫助他?因為她希望在與世隔絕的煤林,她所教的孩子們能有一兩個能逃脫礦工的命運,去見識更美好的世界。萊莉老師31歲死于癌癥,十分不幸,也許稍稍可以給她安慰的便是“火箭小子”當時已經初步成功,拿了”國家青少年最高科學成就獎“,已經可以去上大學了。他們正像她期望的方向發展,她說:“從現在開始,以后每學期,我都要告訴煤林的孩子們,我是怎樣教出霍默和火箭小子們的,也許有一天某一個也會立志向你們學習。“我相信,很多人尤其是老師們看到這里都會內心觸動:我們難道不是和萊莉一樣“傻”嗎?經常拿孩子們的成就驕傲、傻笑。電影中,火箭小子們把他們在煤林發射的最后一個火箭命名為“萊莉號”,而在“萊莉號”的飛升中,萊莉微笑著死去。。。。

7.這部電影引人深思的還有一條線,這條線構成了整部電影大部分的矛盾沖突:霍墨熱愛并要研究火箭,他的父親不了解他的夢想,也沒有興趣了解,他對霍墨未來的設計只有一個,那就是接替他:挖煤。他對霍墨沒有更高的期望,他不相信霍墨能夠成功。他強悍,勇敢,正直,堅強,但是同時他也固執。固執到滄海變桑田,他也能“巋然不動”。這和所有的爸爸多像啊:為了生活,為了養活家庭,他們只相信眼前看得到,摸得著的東西。他們有夢想嗎?嗯,他們有,他們的夢想就是保護他們所愛的人健康的活下去,讓他們吃飽穿暖。為了守護自己的夢想,他阻撓霍墨的夢想(在他眼里,霍墨的夢想是夢,還是白日的):不允許霍墨在公司的土地上開展實驗;不允許別的工人幫助霍墨,從來對霍墨所做的東西表示不屑……他從未去看過霍墨發射火箭,即使身邊很多很多人去了他也沒去。在霍墨邀請他時他說沒空,甚至當霍墨刺激他說:“可是吉姆的每一場足球賽你都去看了”時他仍然沒有打算去看他發射火箭。當霍墨得了大獎,興奮的告訴他并邀請他觀看自己最后一次火箭發射時,他仍然沒有明確答應霍墨,還諷刺霍墨:“聽說你在頒獎禮上看到了自己的大英雄馮 布勞恩,可是你卻沒有認出來。”這時候全劇最好的臺詞出現了,霍墨盯著他的父親,堅定地說“爸爸,馮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家,但他不是我的英雄。我們對事情總有不同的看法,幾乎所有的事情都是。但是我相信自己能在這個世界上有所作為,不是因為我倆如此的不同,正因為我和您有同一種信念,和您一樣頑固,和您一樣不屈。我只希望我能成為像您這樣優秀的人。“我不知道大家看到這里時有何感受,我只知道自己心潮澎湃,久久不能自己。能養出說出這樣話的兒子,每一個男人,每一個父親都該感到幸福和驕傲。最后的結局當然是喜劇式的——霍墨爸爸按下了“萊莉號”的發射按鈕,并在火箭的猛烈飛升中受到了震撼,也實實在在看到了孩子夢想的價值,那一刻,作為父親,他真正的對霍墨未來放了心,他不由自主地用胳膊攬住了他深沉地愛著的孩子的肩膀……父子之間的矛盾在這里完美的解決了。我則震撼于霍墨對于父子關系的認識。我要是能教出那樣有思想的孩子,今生夫欲何求?!我會努力的!……

8.愛情在這部電影里也有體現。霍墨的媽媽在得知霍墨爸爸在煤礦里出事時說:“讓他逞強,我發誓,他如果出不來,我連一滴淚也不會流!”可我們分明看到聽到這個消息的她,已經動不了了。還有一個場景是,霍媽媽要求霍爸爸幫助霍墨,他爸爸并不置可否,他媽媽急了說:“你要是這次不幫助他,我就要離開你。”霍爸爸問:“那你要朝哪里去?”“我……我要去奧百倫海灘(他倆相戀開始,并準備將來在那里安度晚年)。”說完了這句話,霍媽媽轉身就走了,霍爸爸那張長年堅毅強悍的臉上竟然浮現了微笑!!!這才是真正的愛情!真讓人羨慕。霍墨的愛情也是我們一直稱贊和渴望的:他本身喜歡一個女孩桃樂茜,她非常漂亮,是足球隊長的女朋友,當霍墨取得實驗成功,前途似乎一片光明時,她主動和他聯系,和他親昵;當霍墨實驗挫折,前途似乎黯淡時,她又迅速離開他,找了吉姆——對,就是這么狗血,吉姆是霍墨的哥哥!事情還沒有完,霍墨最后成功的時候她又去找他,沒錯,又去找他!!!姑娘,我能理解你改變命運的迫切希望,但是親愛的,那不是愛情。影片中,一個十分平凡,但是對霍墨始終不離不棄,陪他走過歡樂和悲傷的女孩子和霍墨最終走到了一起。幸福的霍墨也收獲了真正的愛情,他明白了人生路上不免有一些色彩鮮艷吸引人的小花和小蝶,但是,她們都不如那些默默地關注和等待來地安穩……

? ? ?作為一部紀實性的電影,這個電影的思想卻是多元的。你或許能看到理想,也或許能看到親情、友情、師生情、愛情,這都取決于你,也正因為你的“也許能看到”,這部電影注定永恒。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