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羅地亞狂想曲

克羅地亞狂想曲

加西亞·馬爾克斯在《一樁事先張揚的兇殺案》中寫了這樣一件事情:巴亞諾·圣·羅曼想娶小鎮女子安赫拉·維卡略,他問她最喜愛小鎮的哪棟房子,安赫拉·維卡略回答說,鎮里最漂亮的房子是鰥夫希烏斯的別墅。那別墅坐落在一座小山上,微風習習,涼爽宜人,“宛若極樂世界”。

于是巴亞諾·圣·羅曼找到了希烏斯,表示想買下他的房子。

“房子不賣?!毕跛拐f,并彬彬有禮的解釋說:

房子里的東西是他妻子花費了一生的心血置辦的,對他來說,那仍然是她的組成部分。

雖然巴亞諾·圣·羅曼也表示理解——“我肯定他寧可死去也不愿賣掉一所在里面幸福的生活了30年的房子”——但巴亞諾·圣·羅曼堅信錢可以化解一切,于是他又找到希烏斯談:

“老光棍,”他又重新談起這件事,“您的房子值多少錢?”“沒有價?!?/p>

“隨便開個價吧!”“很遺憾,巴亞諾,”老鰥夫說,“你們年輕人不懂得老人的心事?!?/p>

“就算5000比索吧,”他說。

“您倒真痛快,”老鰥夫不失尊嚴而又警惕地回答道,“這房子不值那么多?!?/p>

“給您1萬比索,”巴亞諾·圣·羅曼對他說,“就這樣說定了,馬上付款?!?/p>

五分鐘后,他把10捆1000比索的紙幣放在桌子上。

兩個月后老鰥夫希烏斯死了。他的大夫迪奧尼西奧說:

“他比我們都健康,但是當給他聽診的時候,可以感到他的眼淚在心臟里翻滾?!?/p>

我覺得“眼淚在心臟里翻滾”這個形容絕妙極了,以至于你透過這短短的幾個字就可以看到希烏斯是怎么死去的——我認為他簡直一定是“糾結”死的:他本來可以安度晚年,在人人羨慕的半山別墅上吹著海風,喝著小酒,并緬懷著他深愛的亡妻;他也堅定的認為沒有什么能讓他放棄這一切,他為自己的堅決和脫俗而自豪不已。然而當巴亞諾·圣·羅曼報出一個遠超房子價值的價格——5000比索,緊接著又直接翻番時,希烏斯又氣惱又痛苦:出于驕傲,他必須還得拒絕,可是這么一筆巨款,觸手可及!

希烏斯最終在一打一打的現金面前徹底被擊潰了,賣掉了房子和里面的一切。然而他一定是對自己向金錢低頭懊惱不已,他一定覺得自己情懷盡失,從而喪盡天良。于是只好死掉了。

我其實也不太知道自己的情懷和良心到底值多少錢。巴亞諾·圣·羅曼相信一切都有個價格,沒有什么是不能用錢衡量的。世界上的事情,大體如此吧——那些看似永遠無法解決的問題,最終往往都被錢解決掉了。當然,也總有些錢解決不掉的事情,比如說死亡,比如說噩夢。

我整體還是很愛加西亞·馬爾克斯的小說,雖然里面的主人公名字都太長,類似于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百年孤獨》)這樣的,時間長度跨越6代人馬,讀著讀著就分不清楚哪個是兒子,哪個是老爹了,你甚至也記不起馬爾克斯到底表達了什么,或者他試圖說明什么。你只是完全侵入到里面,事無巨細的龐大又瑣碎的敘事當中,周身彌漫著無以言表的奇怪空氣。當你翻過最后一頁,為忽然的結束惆悵不已,雖然你也說不清楚為什么。

這兩天還有一個收獲是聽了Maksim Mrvica演奏的“克羅地亞狂想曲”(Croatian Rhapsody)。

如果沒有提示,我倒沒有感受到音樂的主題和本意:戰后的克羅地亞,淚水、傷痕、斷壁殘垣,以及崛起的勇氣。但我看到了帥氣高冷的演奏者,信手拈來的綿延不絕的巔峰體驗;我看到拉琴的姑娘忽然就笑了,她一定完全沉浸在美妙的節奏中吧;我看到有野蜂和蝴蝶在草地狂野飛舞;我看到有狂風暴雨,有烏云壓境;我看到堅韌和百折不撓。

所以不論是文學還是藝術,我們對精神食糧的渴求是無止境的。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