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為什么要祭祖?
圖|筆成功變成人 ?
今日寒食,冬至后105日,清明前一二日。
是日初為節時,禁煙火,吃冷食。
它曾是中國民間第一大祭日,也是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
如今,人們早已將寒食和清明融合為一。
中國人深信,落葉始終要歸根,
不論生前,還是死后,
無論天涯,還是海角。
圖1|攝圖 ?
圖2|一馬平川mzj ?
寒食無煙火,人死歸何處
今日寒食,不少人趕赴老家,加入到大的小的祭祖隊伍。
古時候,寒食這天禁煙火、吃冷食,潔凈自身是為明日清明祭祖。
兒時拽著外婆袖子問:
“人為什么會死?”
“人死后又會去哪里?”
外婆感慨: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
然后指了指天:
“人死后會變成天上的星星,
星星會在天上守護著我們?!?/b>
作家馮友蘭說:
“人理智上知道親愛的人死了就是死人。
可是人心情感上,我們希望死人能夠復活,
希望有個靈魂會繼續存在于另外一個世界?!?/b>
圖1|森森FORESt ?
圖2|梁苑雪 ?
一年唯此日,人生幾清明
從前的人相信,不誠信祭拜,祖先會用厄運懲罰后人;
對祖先好的話,家族才會興旺。
每逢寒食,一家人得來到祖輩墳墓前,
擺上供品,拋灑紙錢,填土祭掃,修整墳墓,燒香跪拜。
人們每年孜孜不倦地祭拜祖先,是為祈求得到祖先的庇佑。
在外國人特委叟·萊特看來:
“中國人并非沒有信仰,
他們信仰的是自己的祖先而不是宗教人物,
‘落葉歸根’就是中國人的精神信仰、
‘不給祖先蒙羞’就是中國人的奮斗目標?!?/b>
圖|翟堂旺 ?
圖|翟堂旺 ?
祭祖,就是為了記住
有人說:中國人祭祖,或許相信的不是鬼神靈魂,
而是相信親人對我們的愛是不會消失的,
他們只是換了個地方,活在我們心里。
所以每年祭祖,人聚得特別齊,
就連春節也未必能見到面的親戚,好久沒聯系的兒時玩伴……
這一天再忙,大家都回來了。
在中國人的生命里,祭祖,是為了記?。?/b>
記住你的姓;
記住你的名字;
記住你從何而來;
記住你又為何而出發。
唯有記住過去,我們才能看清明日的去向。
圖|梁苑雪 ?
清明如果不能祭祖!
今年因疫情的緣故,部分地方的人寒食、清明都不能回家祭祖。
而能歸家祭祖的人也都得戴上口罩,錯開人流高峰然后靜默相送。
于是人們在網上推行“云過清明”“云燒香”,
古人言:一滴何曾到九泉。
清明節真正的意義,除了勿忘,還有且惜。
且惜這當下春光;
且惜眼前的親人;
且惜自己。
好好活著,好好活下去,
在這世上,生命的終結不是死亡,而是被所愛的人遺忘。
圖1|冰清玉粹 ?
圖2|捉影 ?
人終會死去,但只要有人還記得,
我們所失去的,會以另一種方式歸來。
就像這清明雨上,他們會化作這人間風雨,守護在你我身旁。
圖|游騎兵 ?
文字為物道原創,轉載請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