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勇往直前????——寫給兒子十周歲生日之際

? ? 嗨,我親愛的小伙子,你怎么蹦跳著、蹦跳著就長到10歲了呢?明明還是媽媽腦海里那個愛啃自己小手、搖搖擺擺學走路、奶聲奶氣給我念三字經(jīng)的小娃娃呀!難怪語文老師告訴我們: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

? ? ? 兒子,你已經(jīng)10歲了,人生之路,你已走了十分之一。彈指一灰間,這十年間你漸漸長大,從出生的57cm到140cm。在這期間你學會吃飯,學會走路,學會說話,學會讀書識字,學會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十歲只是你人生的第一步,今后的路將更長,更美好。雖然你會遇到更多的困難、更大的挑戰(zhàn)。但是請不要擔心、不要害怕,爸爸媽媽會始終陪伴著你一起成長。要勇敢地走下去,相信自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也沒有比自己更高的山。

? ? ? 孩子你已經(jīng)是一名小小少年了!少年時期是充滿生機、充滿希望的時光。在這個時期,你應該有自己的目標,有自己的理想。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有了夢想就要大膽的去實現(xiàn)。你的目標里有你的童真,有你的希望,有我們共同的期盼。這是世界上最美妙的東西,祝你夢想成真。

? ? ? 親愛的孩子,爸爸媽媽生養(yǎng)了你,給了你一個健康的身體、一個聰明的大腦,一個舒適的家、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作為父母,我們會盡最大的努力為你創(chuàng)造更好的條件。但你的學習我們替代不了,你的努力我們替代不了,你的未來更不是我們可以創(chuàng)造的。這些都是需要你自己去完成、去實現(xiàn)。

? 寶貝,學習是沒有止境的。爸爸媽媽在關注學習成績的同時,更希望你能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會自主學習,培養(yǎng)自己的興趣愛好。學海無涯,苦作舟。學習是為了你自己。在學習的海洋中,只要你能刻苦學習,我們相信你一定會到達成功的彼岸。你的每一個進步,爸爸媽媽都看在眼里,喜在心頭。

? ? ? 你從襁褓中的嬰兒成長為如今“自信、上進、勤奮、陽光”的小小少年,你能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時間,高效地完成作業(yè),也能做到每天堅持閱讀、運動,爸媽在心底里珍藏你的每一點進步和每一個快樂的微笑。然而,在你成長的過程中,爸媽越來越有點憂心忡忡,我深知在未來的生活工作中,除了聰明外,更多的是需要良好的習慣,刻苦努力和堅持不懈。當你一步一步升入高年級,知識的難度要求也越來越大,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開啟成功之門的鑰匙,

? ? 爸媽并不唯分數(shù)論,但分數(shù)畢竟是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努力程度的綜合反映,其中學習習慣才是我為你殫精竭慮的重點,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不只是學習中,即便未來的人生路,好的習慣也決定一生的成就。雖然老媽一直很嘮叨,但這次希望你能耐心聽進去,即使那么一點點。

你成長的每一個瞬間,我都想記錄下來~~

3個月會翻身

6個月長出四顆牙齒,會獨立坐著

8個月長了六顆牙齒,會叫爸爸媽媽

1周歲那一天,會走路了,多么好記又值得紀念的日子啊!

1歲3個月,和媽媽的奶說再見,第一次離開媽媽三天,懂事的小人兒,沒有大人想象的那么哭哭啼啼,有家人的陪伴,順利度過了斷奶期,在奶奶變著花樣做的飯菜中健康長大。

2歲半,學會騎帶輔助輪的自行車,入幼兒園,和大部分小朋友一樣,經(jīng)歷了由愿意去到不愿意去再到習慣上學的過程,學會了輪滑、開卡丁車。這一年初次體驗了住賓館,初次作為壓車童坐婚車陪伴姑姑出嫁,參加了姑姑的婚宴。

3歲時,學會騎帶斗的三輪車,第一次野炊,孫子故里森林公園,與哥哥小伙伴們一起掃落葉、蕩秋千、吃燒烤。夏天第一次去了天津,上了氣勢宏大的航母,水上樂園第一次坐摩天輪,省博物館、科技館,懵懵懂懂的你,好像有太多的疑問。那年冬天,體驗種蒜苗、養(yǎng)蘑菇,收獲多多其樂無窮,下雪時還第一次堆了個小雪人。

4歲時,第一次補牙,乳磨牙做了窩溝封閉。第一次進理發(fā)館理發(fā)也是在這一年,之前都是媽媽在家用固定卡尺的推子理3寸,沒有發(fā)型可言,當你有了毛寸都夸你小帥哥時,也就適應了去理發(fā)館理發(fā)了。第一次爬山~原山森林公園,第一次去了極地海洋館,見識了很多“哇塞”的美景,再次探究科技館,比第一次收獲更多。第一次去首都北京,第一次坐高鐵、地鐵,天安門、地壇、前門、王府井、軍事博物館、汽車博物館。貝殼堤島挖哈喇、鞋子踩進泥潭里哭了起來,吃了頓很多是第一次見的海產(chǎn)品海鮮大餐。

5歲,學會騎自行車,5歲半,掉了第一顆乳牙,整牙半年,有了整整齊齊的牙齒。入手了學習桌,為上學做準備。加入了英語學習班,第一次與黑人外教老師近距離接觸,參加了搗蛋鬼搞怪要糖吃的圣誕節(jié),給媽媽做了第一張英文賀卡,歪歪扭扭的英語字母“Mum? I love you”配上小花朵裝飾,別提有多美了……春天帶你去章丘植物園看了滿山的油菜花海,看櫻花、壽光蔬菜基地見證了幾百斤重的大南瓜,夏天去蓬萊仙境爬山、騎馬,第一次坐客輪,在長島第一次與大海親密接觸。秋天參加了幼兒園組織的戶外拓展訓練、去樂陵摘小棗,冬天,第一次坐飛機去了南京、上海,見識了中山陵的宏偉、東方明珠的美麗及外灘的夜景,感受了國際化大都市的哇塞。這年年末體驗了第一次進影院看電影~熊出沒之雪嶺熊風,至今你看的每一部電影都印象深刻,講起來滔滔不絕。

6歲,拍了第一張正式的一寸照片,身著藍色羽絨馬甲,稚嫩的臉龐抿著小嘴,露出可愛的小酒窩,一副小大人的模樣,雖然之前入幼兒園時也交過一寸照片,但都是媽媽用手機隨手拍的;暑假去了野三坡,第一次玩漂流、劃竹筏、走吊橋,第二次去了天津,吃狗不理包子夜游濱江道,第一次坐馬車、游五大道。那年還與爸媽一起跋涉千里參加了爸媽畢業(yè)十周年同學聚會,參觀了圖書館、宿舍、教室感受了大學生活,結交了許多爸媽同學的孩子們,留下很深的記憶。暑假里加入了乒乓球學習,預防近視、培養(yǎng)興趣,為此爺爺還在一樓的院子里安排了乒乓球臺供家人們切磋,因為爺爺和爸爸就很愛打球,周末時不時地爺倆切磋球技,也很好的言傳身教給孫子。寒假里跟隨濱州傳媒集團組織的小記者團,有幸聆聽了姥姥的傳承非遺剪紙授課,很是驕傲的跟小伙伴們炫耀了一番姥姥的作品。

7歲,兩顆大門牙光榮下崗,有段時間對拼插積木特別著迷,多次參加拼插、魔幻陀螺等比賽并取得過信譽樓杯陀螺比賽第一名。暑假里,加入了架子鼓學習,對于自己感興趣的,認真投入,值得表揚,跟隨舅舅和哥哥學會了下象棋。你學習了游泳,但并不能熟練暢游一直是老母親的心頭之事。假期去了白洋淀,坐船、看模擬打鬼子、住小木屋別墅湯泉,都是初次體驗。那年冬天,也就是病毒肆虐、奧司他韋賣的最貴的那年,馬上期末考試了,你也沒能擺脫感冒的糾纏,高燒反復,恰逢媽媽在院生妹妹,堅強的你,第一次輸液愣是咬咬牙沒哭,也沒耽誤期末考試,還總是打電話掛念著媽媽和妹妹。

8歲,長全了新的門牙,做了第一大磨牙的窩溝封閉,暑假去了沈陽、丹東,游覽鴨綠江隔岸看朝鮮,感受了不一樣的風土人情。第一次登臺表演架子鼓,帥氣十足,爸媽不求你在藝術方面有多大的成就,只為有個興趣愛好并堅持下去就好。讀了一整套的裝在口袋里的爸爸,米小圈,參加環(huán)保志愿服務活動,有了妹妹后,一下子長成了小大人,淄博爬山摘柿子,第一次見到滿山紅彤彤的柿子,帶著妹妹喊山、趕鴨子,不亦樂乎。

9歲,暑假與妹妹一起暢游海濱浴場,妹妹第一次住賓館第一次看大海很是興奮,什么事你都像很有經(jīng)驗似的教給妹妹。這年國慶節(jié),我們拍了有妹妹后的第一張六人全家福,古風典雅的全家福其樂融融,準備搬新家后掛在顯眼的位置。寒假里與小伙伴一起去派出所演出,正如你的朗誦詞里所說“是誰說好了陪我過周末,可一個緊急通知,又走向了新年的崗位……”把自己的親身感受融入到了朗誦里,顯得尤為深情。疫情期間在家學會了西紅柿炒雞蛋、煎牛排、熬奶茶,與妹妹一起寫福字寫對聯(lián),過了個宅家難忘的春節(jié),懂事的你,把疫情期間老爸的工作辛苦寫進了作文里。

10歲的這一年,恰逢聽起來就很美好的2020年,十,是個很美好的數(shù)字,圓滿、十全十美,這個十年,是好習慣養(yǎng)成的無憂童年,接下來的十年,你將會飛速成長,面臨小升初,中考、高考,迎接更大更多的挑戰(zhàn),爸爸媽媽會一直陪在你的身邊,繼續(xù)帶你領略不同的風景,開闊你的眼界,讓你能夠從容的面對這些挑戰(zhàn)。今年也是爸媽結婚12周年,12這個數(shù)字也很美好,因為很多詞都是12劃:朋友、戀人、家人、愛人、唯一、百年、媽媽……爸媽會一直相親相愛,守護你兄妹倆快樂長大。疫情的原因宅在家五個月看網(wǎng)課,眼睛近視了,佩戴了小眼鏡,有得必有失,經(jīng)歷了疫情,與家人在家的時間多了,交流也多了,母子、父子、兄妹關系也更為和諧了,慢慢地,你知道關心別人了,懂事了許多,爸爸出差知道問安不安全啊,有了妹妹后,上下樓幫媽媽提東西、做家務。繁忙的暑假里,輔導班、考級、作業(yè)忙的不亦樂乎,疫情的原因,也沒有出省遠游,近郊峽谷漂流、地質博物館看恐龍化石、海濱浴場歡樂海沙灘游泳,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收獲,唯一不變的是收獲了更多的快樂。

? 你溫暖、有愛、是個小暖男,總是不經(jīng)意間說出深情滿滿的話感動媽媽。你仔細認真、做事追求完美,床單枕巾皺了都要起來鋪好重新睡,有著處女座的潔癖、強迫癥,希望把這股勁兒用到檢查作業(yè)上,少些粗心大意。你活潑開朗善于交流,能夠與小伙伴短時間內玩在一起。你努力、有恒勁、你認真、上進,完不成作業(yè)不吃飯 ,爸媽不得不為你動容,但你也“猴性頑劣”,調皮搗蛋,容易驕傲。愿摒棄你的缺點,發(fā)揚你的優(yōu)點,勝不驕敗不餒,昂首闊步向前進!

? ? 愿我的孩兒們:健康成長!平安順遂!寶貝, 下一個十年,讓我們互相勉勵,讓我們成長為更好的我們!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