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真是一場秋雨一場寒,天氣冷得讓人縮進衣服套子,這秋天已被冠上冬天之名。恰巧和班上的娃娃們一起學習《三峽之秋》,想到去年夏天乘游輪一窺三峽。雖不像蘇軾當年進三峽前要燒柱香,出三峽后要喝酒慶祝。但也著實被三峽里突變的氣候,水霧繚繞奔襲的氛圍震懾到。《三峽之秋》這篇課文,憑心來說是比不上其它寫三峽的文章的。例如心中的經(jīng)典酈道元 《三峽》“懸泉瀑布,飛漱期間”看到這樣的文字都抖三抖,杜甫《秋興八首》其一“江間波浪兼天涌”。加之三峽大壩的修建,已經(jīng)淹沒了三峽的奇、險、懸,因而內(nèi)心面對《三峽之秋》是無限的傷感。
這學期一直想做一件事——在課文中學寫作文,打消學生心中課文無用的觀點。因而這課文中的一個點脫穎而出,閃瞎眼的比喻句。與以往的領悟三峽之美不同,直接進入主題關注比喻句。
no1:“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陽光在水面上跳躍,長江也變得熱烈了,像一條金鱗巨蟒,翻滾著,呼嘯著,奔騰流去;同時又把它那激蕩跳躍的光輝,投向兩岸峭壁。”仔細看看,這個句子的特點A像B,B+動作。另外比喻擬人連環(huán)用。
no2:“長江平靜而輕緩地流淌,變得有如一條明亮的帶子。”用“有如“二字。明瑜變暗喻,詩意范。同樣的句子“宛若一塊巨大的、磨平發(fā)亮的云母石”。
no3:“只有偶爾駛過的駁船,響著汽笛,在江面劃開一條發(fā)光的路;于是漁火和燈標,都像驚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輕輕地搖曳。”擬人句,將動詞轉為活起來的人一樣的動詞“驚醒”,整個句子的感覺都不一樣了。
no4:“山是墨一般的黑,陡立著,傾向江心,仿佛就要撲跌下來;而月亮,從山頂上,順著直立的深深谷壑,把它那清冽的光輝,一直瀉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凌空飛降;又像一匹匹素錦從山上掛下來。”關注“撲跌”,全班同學一齊做了這個動作,一下子明白了山的險。另外“就像一道道瀑布凌空飛降;又像一匹匹素錦從山上掛下來”連續(xù)比喻,連續(xù)比喻中的動態(tài)美。
寫作這件事情,真的沒法套路,只能點意。而真情實感與觀察才是寫作的來源。因此我借著班會課帶著娃娃們?nèi)タ葱iT口的兩排銀杏樹。
講真,這真比平時寫作文容易。回教室后我只留了13分鐘,要求是寫出三個關于銀杏的比喻句,運用今天所學。娃娃們居然下筆如有神。
一起來看看吧,
汪鴻淼:
不要被何語萱的字嚇到,她寫的真心好。文筆的感覺都是不同的。
男生謝清宇,這么溫柔的筆觸,沒想到啊。
陳敏澤:阿澤同學最近考試寫不完作文,被我天天留著寫。很可愛但是粗線條,我戲稱他是“運動男、直男”。沒想到啊,運動男也可以這么細致。
車雅捷
黎悅彤:
沈之庭:
李沐原
我不能對他們的文字挑三揀四,作出評價。因為我發(fā)現(xiàn),隨著時間的流逝。我或許不再有那顆童心,那樣的眼睛來看這個世界。小時候我的語文老師也常帶我們?nèi)W校后花園觀察春天的花,秋天的葉。那時候真傻啊,總是躲著,因為很怕寫作文,好在今天的娃娃們享受這樣的時光。我逐漸的發(fā)現(xiàn),當一個語文老師,是提供一種氛圍,營造一個環(huán)境,慢慢熏陶。作文二三說不清,心中默念,下一次考試沈同學、李同學、王同學。。。等等,作文的寫完。林老師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