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殺胡惟庸的真正目的

胡惟庸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任宰相,作為一起創業的功臣,其被朱元璋誅殺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洪武十三年,對于胡惟庸來講,是個多事之秋,對于同胡惟庸稍有來往的人,也不太平。

那年,胡惟庸忽然奏報朱元璋,宣稱其舊宅中有一口井冒出香甜可口之水,他說這是祥瑞吉兆,想請皇上過去欣賞。朱元璋聞之很高興,就帶領眾人去觀賞。誰料,車到西華門的時候,路旁竄出一人,攔住轎子。護衛上前,把這個人痛扁了一頓,可是此人依舊執著地攔在車前,朱元璋心覺有事,便下車詢問。原來此人是西華門的內史,名叫云奇,其一個勁地指著胡惟庸舊宅的方向,朱元璋率眾人登上高臺向那里眺望,隨即大驚失色,原來,胡惟庸家的亭臺間都隱藏著身披盔甲、手持刀劍的士兵。朱元璋立馬下令逮捕胡惟庸,將其處死。這便是著名的“云奇告變”事件。且不說這事的真假,胡惟庸被朱元璋所殺是不爭事實,至于被殺的原因,“云奇告變”的傳說未免有點牽強,不太可信。

《明史》為正史,說法應該可靠。洪武十二年,占城國派使節來朝貢,胡惟庸私自扣押使節且沒有把此事上報朱元璋,朱元璋知道后勃然大怒,在朝堂上公開審訊此事,但左右丞相胡惟庸汪廣洋將責任推卸給禮部,禮部內部有相互推諉,朱元璋震怒,當即下令處死汪廣洋的一干人,這為胡惟庸之死敲響了警鐘。第二年,徐杰等人揭發胡惟庸的種種違法事跡,稱其有謀反舉動,朱元璋當庭逮捕并處死了胡惟庸,同時處死的還有徐杰等告發的人。

但是令人想不通的是徐杰等人所舉報的胡惟庸劣跡,朱元璋都是心知肚明的,因為,這些是他賦予的特權,但為什么要在這時去清算?胡惟庸短短十年就官至宰相,這使得他愈發驕縱。隨著權勢的不斷擴大,他可以決定官員的去留升遷,甚至掌握了多數人的生殺大權:他可以將對自己不利的奏章藏起不報,還可以暗地懲戒反抗自己的人,可以私下賄賂大臣,甚至可以將手伸向國防軍事重地。身為宰相,各地官員都爭相賄賂他,受到金銀珠寶數不盡,這些,朱元璋都看得清楚,聽得清楚。卻反而越發寵愛他。

隨著胡惟庸的勢力越來越大,可以說正是如日中天之時,被朱元璋一巴掌扇了下來。這個結果的起因就是胡惟庸的兒子在大街上縱馬車奔走,掉下摔死了。胡惟庸沒有稟報朱元璋就私自將駕車的車夫殺死,朱元璋聽后大怒,讓胡惟庸做出補償,胡惟庸請求用金錢彌補,遭到朱元璋貶斥。從此,朱元璋開始了一系列的整治胡黨行動,胡惟庸兩年半的丞相任期也宣告結束。如果認為胡惟庸是因為日益驕橫跋扈并有篡位之心而被誅殺,可是,胡惟庸驕橫跋扈的時間如此之長,朱元璋難道一絲沒覺察到嗎?

中國封建社會制度,實際上就是不斷加強中央集權,這就要求擴大皇權,削弱相權。朱元璋也不例外,況且他前面擺著元末的“宰相專權”的例子,這樣,他怎么會掉以輕心,他只是做了“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黃雀,他先讓胡惟庸與前宰相斗,然后通過胡惟庸之手滅除對自己有較大威脅的徐達、李善長等“開國功臣”,留下這個不足畏懼的胡惟庸。待到時機成熟,朱元璋便廢殺了胡惟庸,同時,也廢除了數千年的宰相制度,并且不準后人再立,若有人提請,格殺勿論。

胡惟庸也不過是朱元璋運籌帷幄的一枚棋子,被利用完了,自然就沒有留他的價值,只需要找個借口,將其誅殺,這是情理之中的。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