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發展史(概述與簡介)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5000多年,充分了解歷史,也是為了更好地發展未來。同理,為了深入地學好Android,我們也需知曉Android的發展史,一來Android的誕生及發展是每個Android開發人員必須知道的(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知識的學習必須做到這樣),二來也是為了裝X嘛(哈哈,畢竟我很Android的)。好了,下面正式進入主題。
Android一詞的本義指機器人,這一詞最早出現在法國作家利爾亞當在1886年發表的科幻小說《未來夏娃》中,他將外表像人的機器起名為Android,這為Android系統的命名提供了啟示,瞬間感覺操作系統的名字很有講究的嘛。
Android系統始于2003年,經 Andy Rubin及其團隊開發。Google公司經過深(巨)思(大)熟(利)慮(益),發現Android系統潛在的發展能力,于2005年8月收購了僅成立22個月的Android企業及其研發團隊,并指派Andy Rubin團隊繼續研發。2007年11月,Google發布Andorid 1.0系統(Beta版),并聯合硬件制造商、軟件開發商以及移動運營商組建Open Handset Alliance(OHA,開放手機聯盟),共同研發與改進Android系統。2008年9月,Google正式發布了Android 1.0系統(命名為發條機器人)。為了樹立品牌形象,Google于2010年發布了Android系統的代表形象:綠色的小機器人(瞧這可愛勁)。
更為有趣的是,為了符合Android這么萌萌噠的形象,Android 1.5(Cupcake,紙杯蛋糕)開始均采用甜點名稱來命名Android系統(看著都有食欲,讓吃貨怎么辦?)。下面將詳細介紹Android系統各個版本及其升級改進的特點。
由于篇幅所限,Android各個版本增加的新功能及增強的服務支持就不一一解釋了,下面主要介紹4.0及以上系統版本信息。
Android 4.0 采用全新的設計語言,看上去更現代化一點,同時集成新的字體、支持主屏文件夾、1080P視頻錄制、面部解鎖等新功能,而底層的改進也相當多。Android 4.1 改進并提高了系統性能,界面響應速度更快,操作更加流暢。另外,系統還支持多聲道音頻、USB音頻,第三方皮膚也擁有更好的兼容性。而Android 4.2/4.3 則增加了鎖屏相機快捷鍵、GL ES 3.0圖形引擎、4K分辨率等新功能。Android 4.4 改進了界面設計,采用扁平化的設計效果,使整體風格更活潑一些,新增了全屏模式、配色方案,并且加強主動式語言功能、優化RAM功能。
Android 5.0 整體的設計風格更酷,全新的材料化設計(Metarial Design)使系統交互性更具美感,同時通知中心、系統性能、電池壽命也得到改進,新的智能鎖功能也被加入進來。Android 5.1 此版本主要改進Android 5.0,修復系統部分BUG,使整體表現更好。
Android 6.0 更趨于現代化,版本更新中加入了大量漂亮流暢的動畫、相機新增專業模式、全新的電源菜單、可自定義鎖屏界面樣式、全新的快速設置風格、支持快速充電的切換、支持文件夾拖拽應用、原生的應用權限管理、Now on Tap功能、支持RAW格式照片。
Android N(7.0) 是今年剛發布的,其更注重實用性以及用戶交互性體驗的提升,主要變化在于分屏多任務、全新下拉快捷開關頁、通知消息快捷回復、通知消息歸攏、夜間模式、全新設置樣式、改進的Doze休眠機制、菜單鍵快速應用切換等。
雖然自己的手機還沒升級到最新版3操作系統(還得等官方推送,不知道要等多久),不過現在用著Android 5.1的系統也是很好的(貌似要升級到Android 6.0了),但是還是期待能快快升級到最新版的(畢竟很裝X)。
好了,大概的Android系統發展史就這樣了,下一節將對Android的系統架構進行分析。
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懷揣夢想,楊帆起航!(雞湯很好,我先干為敬)
特別聲明:本篇文章關于Android的圖片如有雷同,純屬百度(若有侵權,請聯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