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微博刷到一篇新聞:留守男孩拉住要去工作媽媽的手說:你怎么可以這樣對我。那一刻我心酸不止。眼眶里不爭氣的泛起了霧。
一直到6歲前。我都沒有離開過自己生活過的地方。那個對于我的爺爺奶奶刻滿了勞累歲月的家鄉(xiāng)。對于我。就只剩下一個6歲的男人還有他懷里一堆玩具。
我6歲的記憶中。爺爺奶奶就是爺爺奶奶。而爸爸媽媽是一年的爸爸媽媽。所以每到年末的那幾天。我就像打了雞血一樣。每天問奶奶。“奶奶奶奶,爸爸媽媽還有幾天回來啊”。“他們大年三十就回來,”“什么時候才是大年三十啊?“過幾天好幾天。小孩子怎么這么多話。”“(⊙o⊙)哦 ”。
奶奶在家。白天忙里忙外 ,晚上還要被我這個不安分的小祖宗折騰。但那幾天晚上我會顯得特別乖。就像我們家的小黃貓。睡得很早連奶奶都說是不是深夜會起來折騰她。別以為一個6歲的男人不懂什么東西,我不想在他們到家以為我是一個熊孩子。
過年對一個上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意義不僅僅是因為會有新衣服炫耀。也不全部是因為自己的零食會瞬間成倍的多起來,還有是。那幾天。家里就不全部是爺爺奶奶了。
相聚總會短暫,每次的眼淚汪汪都要因為離開而告白。
昨天下著雨,天剛剛亮。有點冷。我穿好衣服。瞥見了爸爸媽媽收拾好的行李,我知道了。盡量憋著,努力不讓眼淚羅下來。
奶奶領(lǐng)著我去送爸爸媽媽出遠(yuǎn)門,媽媽一只手拉著行李。一只手牽著我。我抓的緊緊的,她可能也感覺到了,也加了點力度。站臺人很多,也有很多像爸爸媽媽一樣大的大人背著大包,或帶著小孩,一個小男孩爬在爸爸背上,臉蛋紅撲撲的。火車的轟鳴伴隨著長笛聲越來越大。我問我媽,那是什么,我媽說那是火車。是帶爸爸媽媽去工作的。我心尖酸酸的。委屈極了。更加抓緊了她的手,長長的車廂停下來的時候。爸媽卻要走了,奶奶為了怕我被人群擠著。抱起了我。我緊緊抓著媽媽的手。我不知道對于一個6歲的孩子來說。一瞬間哪里來的那么多力氣,我知道手分開了,那就意味著我們要離開一年。媽被我抓著沒有移動一步,我哭。她也哭。接著奶奶也跟著哭。媽媽接著我奶奶的手。抱著我,我手還是緊緊抓著她,我媽用手抹掉我的鼻涕,事實是我那個時候也分不清楚我流的是淚水還是鼻涕,或許鼻涕跟眼淚都混合在一起了吧。我說“媽,我不喜歡你離開我,我不要奶奶,我只要你陪我。”媽媽輕輕的把頭貼在我耳后說:“真希望火車開滿點,媽媽抱你就久點。“空氣里說不出來的情緒。事實上我一個人的挽留又怎么可能會讓火車開慢點呢
”
”
“媽”
“兒子啊,剛才還跟你爸說你肯定要打電話來,我就說我很準(zhǔn)吧,學(xué)校什么時候放假回來啊”
路遙遠(yuǎn),火車一直向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