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人都配得到愛情,每一個人都有享受愛情的權利。這是小說《每一天》帶給我最深的感觸。
《每一天》的主人公A是一個有著特殊能力的人(姑且稱他為人吧),他可以每天都過著一種全新的生活,對于他來說明天是不會到來的。因為他發現自己每天都會在不同的人身上醒來,今天他是男生,而明天他就有可能變成女生了。他借助著別人的軀體,感受著自己的靈魂。
他每天都要去盡力不去打攪他所進入的身體的主人的生活,他讓自己的行為盡量合乎他人的生活習慣。這種能力是他與生俱來的,無可改變的。他必須要去適應,也必須要去面對。起初他也曾經有過抱怨,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他發現自己不得不被命運推著向前走,卻無力反抗,因而也漸漸習慣了這種日日充滿著“驚喜”的生活。直到一個女孩的出現,讓A第一次有了想要徹底擺脫這種生活的念頭。
那天的他,進入了一個叫做賈斯汀的男孩的身體,也以賈斯汀的身份,見到了他的女朋友——蕾安濃,一個讓他見到便再也難以忘記的女孩。
他初見她,是在一個乏善可陳的上午。他莫名地感覺有人出現在他的身后,一回頭,就對上了女孩緊張而又期盼的神情。他愛上她,是在被暖橘色光線包裹著的海灘。他們共同擁有這片沙灘,這片海洋。她屬于她,她擁有他。也就是在那時他第一次感受到愛情的甜蜜,陷入愛情的漩渦。
他看著女孩,突然明白了為什么人們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為什么人們會相信今生來世。可是他也明白,這樣的幸福只有一天。明天他將會趕往另一個住處(身體),而女孩也永遠都不知道今天的賈斯汀其實是另外一個人,真正的賈斯汀是不會帶給她如此完美的體驗。
從一開始A就知道他和女孩是不會有結果的,可是愛情這種東西它來了就是來了,你沒有一點辦法去抗拒它,所以他還是愛上了她,義無反顧地愛上了她。他下定決心為她停留,盡管這抉擇是對命運的忤逆。
他還是以不同的身份出現在別人的生活中,只是再也不像從前那樣對這一切感到麻木。從遇見女孩的那天起,他就的心里就住進了一個人,而思念也如潮水般向他涌來。他渴望去遇見她,為了能遇見她,他不惜改變身體的主人的行程,即使他知道這意味著將會有更大麻煩的到來。
當他進入一個女孩的身體時他再也無法忍受,告訴了蕾安濃關于自己的秘密。女孩起初感覺到面前的這個人一定是在胡說八道,她不相信她的話,認為這聽起來簡直是天方夜譚。后來當A多次以別人的身份去見她,告訴她自己的心意,他真誠的話語最終打動了她,使她對他的態度也發生了轉變,由之前的驚慌變為理解。
兩人最終并沒有在一起,這樣的結局是可想而知的。就像蕾安濃對A說的那樣:“如果你是我遇到到一個男生,如果你是我每天遇到的同一個男生,如果你的內在就是你的表象,很有可能我會永遠愛你。”任何一個正常的人都無法忍受自己喜歡的人每天變換著不同的外表,她無法把他介紹給自己的親人朋友,他也無法融進她的生活。
他們是注定不能在一起的,這是一份不被接受不被認可的愛情。都說愛情可以征服一切,然而在A和蕾安濃身上奇跡并沒有發生。即使兩個人再怎么努力,現實就擺在那里。
也許真正的愛情就是這樣,明明知道所有的努力都將是白費,也要如飛蛾撲火般愛你。我佩服A的勇氣,愛一個人就要讓她知道,就算被拒絕,也好過把這相思深埋在心里一輩子。我也贊揚蕾安濃的寬容,當她得知了事情的真相,她被A所感動,她并沒有立刻就拒絕A,而是和他一起想辦法去解決遇到的這些難題。
影片《剪刀手愛德華》里面有這樣一句經典的臺詞:我拿著刀就沒辦法擁抱你, 我放下刀就沒辦法保護你。 A跟影片中的愛德華是多么相像,多么矛盾啊。A又何嘗不想永遠以同一個人的身份出現在他愛的人面前,去保護她,去珍惜她。他也希望當他一睜開眼看到的第一個人就是蕾安濃,他照著鏡子發現自己和昨天沒有什么不同。可是他不能,他還是沒有辦法掙脫開命運的枷鎖。
小說的結尾,A離開了那個他最喜歡的女孩,并且在前一天他為蕾安濃制造了最后一次的浪漫。他知道只有自己離開,蕾安濃才能找到屬于她的真正的愛情。我想A一定在心里這樣想過:我愛你,并不一定要擁有你,只要看到你真的幸福,我便能坦然放手。謝謝你,蕾安濃,謝謝你曾經愿意陪著我,帶給我這么多美好的回憶。愛情就是這般吧,它只是來過一下子,而有的人卻將最初的美好記下一輩子。
“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我會記得我曾奮不顧身的愛過一個女孩,記得青春年華里的那個勇敢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