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樂家日志 2016.9.4

現在坐在回京的動車上,寫日志。這兩天見了兩位高僧,其中巴頓活佛,每天早上6點起床做早課,到中午午飯后開始接待來訪的客人。晚上客人走了,再做會兒晚課。因緣的成就是靠培福積德,師父說遇到的每個因緣都可以培福積德。同樣的事情,眾生看到分別執著,佛菩薩看到平等無礙。差異在修行的深淺。

所以我想我們每個人要多積德培福,增強自己的修為,才可以遇到善緣,成就善業。

師父還說,佛陀時代沒有瑰麗的寺廟,佛陀以身作則(師父用了這個詞),每天帥眾乞化兩次,乞化就是乞討度化,我們向眾生乞討食物,還給眾生智慧光明。有的施主供養石頭,有的供養尋麻疹手指沾過的饅頭,佛及弟子,無論接受什么,都以平等心對待,用舌頭品味個中滋味。

我覺得我們分享美樂家,就是現代的乞化,我們分享美樂家,看起來也是托缽乞食,我們是否可以平常心對待任何的回應,我們是否可以給到我們的會員以度化。

圖片發自簡書App

今天拜見華嚴祖庭的寬昌法師,師父說,別人說你好,你也不一定就好;別人說你壞,你也不一定就是壞。只有你自己知道自己,自己把握自己。師父還說,我們發心越大,障礙越大,成就也就越大。一件事,有人用了一生,有人用了幾月數年,不同因緣成就不同人生?!獙挷◣?br>

圖片發自簡書App

和西安的伙伴們喝茶聊天,拍照玩耍,越來越密切,越來越親熱。這幾天的朋友圈一片點贊,您覺得這樣的圖文發到朋友圈,感受和回應如何?我們只可以吸引到和自己同頻的人共振。我們是誰,就會吸引誰。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