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與改變的人體協(xié)作

這篇文章主要寫在學習時,我們的感官、情緒、思維之間的聯(lián)系,對于指導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認識周圍環(huán)境、提高能力素質,對于促進我們成人打破既有束縛、開展創(chuàng)新行為都有幫助。

首先,在學齡前和學齡階段,怎樣的認知過程能夠讓我們全面發(fā)展呢?

“豐富的情感,犀利的思想,強大的意志,不斷交織,最終成為一個真正的人!”

在成長過程中,我們都有這樣的認識:有意識的重復就是培養(yǎng)意志,無意識的重復就是培養(yǎng)情感。

比如,幼兒階段,童話故事的美好結局就是通過培養(yǎng)愿力來培養(yǎng)兒童的意志力。與世界產生鏈接,帶著孩子一起做家務,做有意義的事,也是在培養(yǎng)意志力。

“飯前要洗手”,從有意識的重復到無意識的重復,培養(yǎng)了情感,過有規(guī)律的生活,也培養(yǎng)了孩子的安全感。

童年最關鍵的是,要走進大自然。

在逐漸長大之后,從有意識的重復、主動的堅持,到逐漸明白意義所在,對生命的意義,對宇宙的意義,讓更高更大的愿景去支撐青少年的成長。

無論在哪個年齡階段,藝術活動都可以帶來快樂、無意識的堅持,其目的是展現(xiàn)美與和諧。

第二,從大腦科學的角度,我們來看看,培養(yǎng)新習慣、改變心智/行為模式是怎樣的過程?

我們都知道,反復驗證和發(fā)酵咀嚼的過程是將新認知發(fā)展為長期記憶的過程。

在我們學習或者是嘗試探索時,產生的新經歷促使大腦處理五官帶去的信息時,也產生情感情緒,即外在經歷豐富內在大腦。

當能應用你所領悟的東西,將它個人化、演示出來,你就會改變自己的行為和做事方式,獲得新經驗。

比如,我們可以通過書本學習有了理論上的思考,它會讓我們遇事或者受心理暗示時,從啟動最初的應激反應模式轉到觀察模式。

當前額葉把新的腦神經鏈接建立完備,舊思維改變,新連接產生。

從而,促使身體通過生化改變從感覺上得以理解理論知識,身體也獲得了經驗,認知內化,身心合一。

身體行為上的改變,也是轉化為潛意識的過程,長期訓練促使新習慣產生。

第三,在具體操作層面,我們怎樣來應用上面的理論呢?

我們人與周圍的環(huán)境,包括自然環(huán)境和人為環(huán)境,都是有聯(lián)系的。這既是整體思維,也是因果關聯(lián)。

你的想法會促使情感情緒、觀察角度、思維方式、內在圖景的改變,從而指導你的行為。

之后,行為產生的一連串反應,又會讓我們進一步開拓出更多可能,如此良性循環(huán)得成長。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一支棒 冰,一袋小吃 幾個玩具,即能歡樂半天 一把假弓,一根木棍 幾個朋友,歷史便開始重演 遙遠的星空 是否有不老...
    說劍師閱讀 268評論 0 3
  • 接口測試通過config接口注入權限驗證配置成功判斷當前客戶端版本是否支持指定JS接口成功通過agentConfi...
    9c5a27634200閱讀 334評論 0 0
  • 今日體驗:接車的時候 一定要溝通好價格。檢查必須到位。 避免二次報價明確是否開票。 同樣。所有的事提前約定好。 ...
    AA京心達汽車維護中心閱讀 224評論 0 0
  • 宮氏腦針的奧妙,妙不可言!今天走訪了湖北麻城熊寒松老師,一見面就能看得出他內心的喜悅,“哎呀!腦針太神奇...
    衛(wèi)康民閱讀 2,251評論 0 0
  • 一早醒來思緒萬千,往事歷歷在目,這十年的光陰彈指之間,人生還有多少個十年需獨自蹣跚前行。 那些快樂,悲傷的事不斷在...
    風飛雪閱讀 218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