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三幅對聯寫盡人了生

人生不同的年齡階段,讀紅樓總能讀出不同的感悟。年少時讀到《紅樓夢》中的幾副對聯,只道是老生常談,如今才明白,那些對聯里的一字一句,都是人生。



? ? ? 假作真時真亦假

? ? ? 無為有處有還無

這是《紅樓夢·第一回》,是太虛幻境的一副對聯。

甄士隱在炎炎夏日午睡,夢到了一個和尚一個道士,帶了通靈寶玉下得凡來,他主動上前搭訕,想看看這塊玉,拿過來,結果還不及細看,就被對方搶回,說是太虛幻境到了。于是,在太虛幻境大石牌坊兩邊,就有了“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這副對聯。

而在《紅樓夢》第百十六回《得通靈幻境悟仙緣,送慈柩故鄉全孝道》之“真如福地”聯出現了兩句相似意思的對聯:“假作真來真勝假,無原有是有非無”

初讀“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這兩句,只覺得是作者的“荒唐言”。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假的還能變成真的?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還能無中生有?

后來進入社會摸爬滾打,經歷了一些世事,方才懂得,有的人為了利益,能把假的做成真的,把真的說成假的。

而有的人為了往上爬,能把有的變成沒有,把沒有的說成有的。以假亂真,無中生有,讓人防不勝防。

記得有一位作家說過:

一般人看不透是非真假,人云亦云,以訛傳訛;聰明人看透了是非真假,卻自以為聰明,到處嚷嚷;有大智慧的人看透了是非真假,卻不說透,給人留余地。

世間之事,真真假假,看透不說透,知人不評人,是一種高明的處世智慧。


? ? ? 身后有余忘縮手

? ? ? 眼前無路想回頭

第二回《賈夫人仙逝揚州城,冷子興演說榮國府》中,賈雨村在林府做西賓教黛玉讀書時去效外散步,見到一座殘破的寺廟——智通寺,門上有副對聯:身后有余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

賈雨村想:“這兩句話,文雖淺近,其意則深。”對聯的意思很明白,積累了下輩子也花不完的財富,但還是貪得無厭,不肯收手,等到走投無路之時想回頭,卻為時已晚。

所謂“其意則深”,深在哪里呢?譬如王熙鳳,生于名門望族王家,嫁到聲勢顯赫的賈家,成為大權獨攬的璉二奶奶,有財富有地位,衣食無憂,卻還是貪得無厭,拼命斂財。

王熙鳳利用月錢私放高利貸,一年給自己掙回上千兩利錢。自從弄權鐵檻寺,王熙鳳坐收三千兩銀子之后,王熙鳳更加肆無忌憚,借賈璉的名義包攬官司,從中收受賄賂。

所以,李紈說王熙鳳“專會打細算盤分斤撥兩,天下人都被你算計了去”。

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王熙鳳斂財無數,也因此被丈夫休棄,鋃鐺入獄,苦心經營的一切都化為云煙。

身后有余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這副對聯是對王熙鳳的警醒,也是對天下人的當頭棒喝,“貪”是苦海,及時回頭。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人生本不苦,苦的是貪欲過多。不強求,不攀比,遠離欲望的陷阱,知足常樂。


? ? ? 春恨秋悲皆自惹

? ? ? 花容月貌為誰妍

人生喜怒哀樂,其實無關外物,都是自尋自找的。人的心態,決定眼中的風景。

林黛玉和史湘云身世差不多,同樣是父母雙亡,沒有兄弟姐妹,都寄人籬下。林黛玉寄居在外婆舅舅家,史湘云寄居在叔叔嬸嬸家,但兩人卻活出截然不同的氣象。

林黛玉敏感悲觀。寶玉砸玉,她淌眼抹淚:“淌或摔壞那玉,豈不是因我之過!”桃花凋落,她悲傷不已,揮淚寫下《葬花吟》。周瑞家的送宮花,最后才送給她,她冷笑道:“我就知道,別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給我。”她常常因別人的一句話想不開,自尋煩惱地生起閑氣來,終日以淚洗面。林黛玉本來就身體孱弱,久而久之,更加弱不禁風。

史湘云曾對林黛玉說:“我也和你一樣,我就不似你這樣心窄。”史湘云曠達樂觀,什么都看得開。她在叔叔嬸嬸家每天都要做針線活做到深更半夜,第二天依然灑脫地大說大笑,有她在的地方,處處充滿歡聲笑語。

她大口喝酒,喝醉了便躺在青石板上睡大覺。她大口吃肉,林黛玉笑話她“叫花子”,她理直氣壯地回敬:“你知道什么!是真名士自風流,你們都是假清高,最可厭的。我們這會子大吃大嚼,回來卻是錦心繡口。”填詞作詩,劃拳猜枚,女扮男裝,替人打抱不平,活出一派霽月風光。

樂觀的人像太陽,照到哪里哪里亮。悲觀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快樂的鑰匙一定要放在自己的手里,一個心靈成熟的人不僅能夠自得其樂,而且還能夠將自己的快樂與幸福感染周圍更多的生命。境隨心轉,喜怒哀樂完全取決于自己的內心。心態好了,煩惱就少了,事事皆歡喜,日日是好日。心態好的人,一輩子都好。

整理源于:洞見(ID:DJ23987)作者:June

圖片:來自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遇侵權請聯系刪除。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