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通常認為房子就是自己的資產,它不像汽車,明顯的是消費品,汽車這類商品隨著它的損耗只能貶值,而房子是資產會增值。但是,為了買房子我們通常會背上沉重的負債,尤其是北上廣這種地方的房價。當你月收入1萬元時,你用每月4千元來還房貸,還款期限25年。在還房貸這段時間內,你肯定還會消費其他物品,比如買車、買心儀已久的奢侈品包包、養孩子、贍養老人。因此,你的消費不斷增多,負債也不斷地增加。隨著工資水平的增加,你的財富并沒有因此增多,反而陷于各種負債危機,每天疲于還款。
然后,我們開始不斷地告訴自己,要努力工作,多掙錢,才能負擔現在的生活。可結果依舊是,在背負債這條路上一條道走到黑。富爸爸非常不認同這種做法,他認為我們必須盡可能地多購買資產。盡管,房子是一般意義上的資產,但卻因為它固有的特點并沒有被富爸爸劃分為資產。房子是資產沒錯,但想要依靠房子賺錢的,只能是,買進、賣出,租賃等,這對于普通人來說,我們如何可以做到,將買賣房子變成買賣商品一樣普通?我們沒有那個經濟實力,至少在北京,對于大多數上班族沒有這樣的經濟實力,我們窮其一生也只能買一套用于自住。
投資需要認清現實,買賣房子不在我們能力范圍內的資產活動,普通人需要更低成本的資產。
《窮爸爸,富爸爸》為我們揭示了窮人和富人之間的思維差距。
1、富人不為錢工作
富爸爸說,工作只是一種暫時解決問題的辦法,大多數人心里只有一個問題,并且是短期的,那就是月末要付賬了,因此不得不每天早起去掙錢,卻不思考是否還有其他辦法可以解決目前的問題。
當我們在選擇工作時,通常會選擇工資高的那一份工作,對這份工作是否能幫助自己成長關注度一般。而富人往往并不關心他的本職工作,他們除了自己的工資,通常還會想其他辦法,發揮想象力去尋找掙錢的機會。
特別是,當我們需要購買非日常生活用品時,我們依舊靠自己的工資購買,還是不依靠工資,去尋找其他的掙錢機會呢?
2、學習財務知識
你想要錢,不能自己去印假幣,因此,發揮想象力去賺錢的前提是擁有一定的財務知識,任何事情不會憑空而來。你需要區分資產和負債,需要清楚,當你購買一件東西是不是又增加了負債了,你需要知道如何去投資,怎么投資,投資的方式有哪些。
當你決定擁有很貴的房子,而不是早早地開始證券投資時,你的財務生活會被嚴重沖擊:1、失去其他資產增值的時機;2、本可以用來投資的資本將用于支付房子的各種高額、長期開支;3、失去受教育機會,錢全部用來還房貸,因此便沒有錢進行投資,這些人也無法獲得投資經驗。
富人通常會把錢用于真正的投資,他們將已有的錢用于本金,錢生錢,無論購買何種東西,都不會動用這部分本金,也就是我們普通人的工資。當他們有需要消費的地方,他們會開動腦筋,通過其他辦法將這筆錢賺出來。因此,富人總是越來越富。
富人通常會拓展自己的賺錢的渠道,他們不止工資一條賺錢方式,因此,哪怕半年甚至更多時間不工作,生活質量也不會受影響,這也是所謂的實現財富自由。
無尾熊自成長/文
堅持日更,專注成長
關注我,一起成長!
(文章首發于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