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時代》(On Intelligence)閱讀筆記

1.作者及背景介紹

作者杰夫·霍金斯是掌上電腦PDA及手寫輸入系統的發明者,Plam Computing、Handspring及Redwood神經科學研究所的創始人,人工智能研究的先驅。

2.本書主要觀點

其實本書重點介紹的是大腦的工作原理,更名為Human

Intelligence更合適。書中主要講述了大腦皮層的構造,記憶的特點及原理,大腦皮層的工作原理(重點)。主要觀點有:

·哺乳動物與其他生物的最大區別是大腦進化出了新皮層,其中以人類的大腦皮層最大(展開有一張大的餐巾紙那么大,老鼠只有一張郵票那么大)。

這個代表最頂端智能生物的大腦皮層由6張撲克牌厚度的6層疊加而成。構成了信息傳遞/記憶由低級到高級傳遞的結構模式。

·整個感覺信號的傳遞系統呈金字塔狀分布。隨著信息傳遞逐級進入到高層,不同的感覺信息也逐漸整合,如聽覺/視覺/運動。最后在高層形成恒定表征。所以你對一首歌熟了之后,你不僅能常譜,還能彈奏出來。是因為高層的記憶信息在輸出時,可以分別抵達不同的感覺區域(視覺/聽/觸覺/運動)。

·大腦皮層最主要的工作模式是記憶-預測模式。即我們人類所有的行動都是基于之前的記憶對當前行為進行判斷、類比,以決定下一步的行為。

·記憶是以序列模式進行的,對記憶的提取也是如此。如倒背字母歌,倒唱一首歌對我們會很困難。記憶也是以恒定表征模式存儲。

·新的記憶產生于海馬體。阿莫茨癥患者海馬體損傷,導致不能記住新發生的事情,但對很久以前發生的事情還記得。

·專家是怎么形成的:在一個領域內持續不斷的學習,關于該領域的知識記憶會逐漸下移至低級大腦皮層,將高級區域空閑出來記憶更深奧、更難的知識。久而久之,高級區域關于高領域的知識會越來越全面,越來越尖端。

3.自己的幾點思考

·再一次印證了查理·芒格的思維框架理論:形成關于現實世界的全面正確的思維框架很重要。之后遇到任何事情,都可以懸掛在最相似的理論框架上,從而做出正確的反應。相比之下,手里拿著鐵錘的人看一切事情都是釘子。因為他沒有別的工具可以用。對比人類行為的記憶-預測模式,人類所有的行為都是建立在大腦對之前事情的記憶基礎上進行搜尋、類比。只有豐富記憶的多樣性,才能更準確的做出判斷,在現實世界活得更好。如何豐富記憶?一是多多體驗,豐富記憶庫;而是閱讀牛人的書,將牛人的體驗/記憶變成自己的,這是最快也是高質高效的豐富記憶多樣性,提升預判準確性的方法!

·為了別讓自己成為那個手里只有錘子的人,認真閱讀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