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秋,天氣漸漸涼爽起來,女兒在視頻里告訴我們,她肚子里的寶寶有了胎動,真是好消息,老父親升級做了太爺爺,我們即將做姥爺姥姥。
我個人認為,人生,是一種責任,既然活著,就應擔起生存的職責,在某個特定的時刻,一個人的歡喜里不能忘了銘記,忘記了感恩,忘記了自己的出處,忘記了最初的親情。我們一輩輩傳承的意義,不能僅僅停留在生命的延續,更是應該一種精神的傳承。
我在想,身邊太多的人不記得三輩以上的先人,當然也包括我,我現在只記得爺爺的姓名和樣子,再往上對先人的記憶就是空白,更加談不上敬重與孝順。我就想,其實我們也就只有感謝父母的恩情這一個機會,如果錯過,將一輩子都不再有機會報答,如果連這起碼的想法都沒有,那么對于生的意義就打了折扣,只不過是普通的繁衍罷了,畢竟誰都不是孫悟空,石頭縫里蹦出來也需要500年的修行啊,何況是一個人,給予自己生命的人應該銘記。
時光匆匆,老父親沒文化,他不會留下李健歌曲里所謂的散文詩,卻也一樣老成了一個影子,甚至更像歌里的那句心酸的形容一一老的身影像是風中的舊報紙,的確形容的深刻。聽著那首歌想哭,為父輩,還為未來的自己!
是啊,一輩子有多長,生不能選擇,死也依然不能選擇,誰能預料有多長。一生的路,深一腳,淺一腳,悲傷在路上,希望也在路上;疲憊在路上,歡喜也在路上。沒有誰的一生,陽光朗月永相隨;沒有誰的一生,歡聲笑語永相伴,總有一些困難,一些痛苦,需要我們去經受,不管生活有多難,即便是遍體磷傷,也都不該壞了心腸。
走在路上、院子里、電梯里,看見新生的寶貝總是那么可愛、鮮活,充滿著希望,我們家也馬上會有這樣的小可愛出現了,想著心情不覺有些小激動,我也是這么小長大的啊。如今,媽媽離開二十年了,父親的腰身也不再挺拔,可是他們的恩情卻不減分毫。想想今天的生活,想想即將鮮活的小生命,這都是父母給的呀!他們是一切的源泉,應該感恩,應該銘記!
記得龍應臺的巜目送》里那段精典句子: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我們和父母最后的緣分就是目送他們離開,并且深深的銘記他們,感謝他們!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更為重要的是, 父母在時就要珍而重之,盡自己所能的孝敬父母。
上行下效,不必多說什么沒用的,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自己做好了,自然一輩輩才能傳承,一個家的興旺不僅是物質的,更應該是精神的,在我們迎接希望的時候,也別忘了感恩父母,他們老了或離開了,但愛一直都在。
這些只是說給那些愿意聽并且懂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