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傳手藝
王蓉是個聾啞女孩,在媽媽懷孕的時候可能誤服了什么藥物,自從她出生就不會哭,也聽不見外邊世界的聲音。她家住在揚州東關大街附近的巷子里,很大很大的院落,但家里人很少,就只有媽媽和姐姐,父親在她五歲的時候因病去世了。
她十六歲的時候姐姐出嫁的,嫁到了長江對岸的鎮江市,姐夫是一個在那里服役的軍人,后來姐夫轉業回了湖南一個縣,姐姐和外甥也跟著去了,于是王蓉眼睛里只有媽媽一個親人。
王蓉家里有一門祖傳的手藝,是母親那一系家傳下來的,一直都有傳女不傳男的說法,她們生產一種香件,這種東西給揚州有名的化妝品生產廠家配套,從前很有名的一句話叫做“天下香粉,莫如揚州”,其中很大成分就和她們家有關系,香件在揚州是很平常的東西,有香囊、香袋、香珠、香串、香鐲、香筆架、香墨床等各種類型,所用原料有川貝子、大黃、血蝎、乳香、末藥、冰片、麝香、丁香、肉桂、甘松、藿香、蕓香、豆 、檀香、樟腦等等,但只有王蓉家的香件里添加了一種誰也不知道的東西,不單是香味許久不息,最重要的是香味各異,春天是玉蘭香,夏天則是茉莉的味道,秋是三秋桂子,冬天居然能聞到淡淡的梅花氣息,在所有生產香件的店鋪或者加工廠,她們家提供的香件屬于絕對的上品,但這種東西王蓉家每年拿出來的不多,也就一百件左右,往往是三五年的產量都提前被預定,更是只有很少數金字塔頂層的人家才知道這種東西,她家里自然也是很富裕,不然就不可能在寸土寸金的東關大街有接近三進三出的大院子了,比相鄰不遠的朱自清先生故居還要大上一二倍。
王蓉的媽媽是個很厲害的中年婦人,她恪守祖訓,祖傳的手藝從不外傳,另外王家一般都是入贅,也就是男方都要自愿嫁到他們家做上門女婿,生的孩子女子姓王,如有男孩則跟著父親一個姓氏,雖然有這條家規,但說起來也奇怪,王家從清朝道光年間陸陸續續傳了五代,就沒有一個入贅的女婿能讓妻子生下男孩,當然也有極個別的在外邊找了外室,反而能生下男孩為男方傳宗接代,于是有傳言說這個祖傳秘方是受過詛咒的,只利于女不利于男!
王蓉是被選定的手藝傳人,她的姐姐不是,因此姐姐能很正常的出嫁生子,只是王蓉的小外甥卻從來不被允許走進王家大院,就是那個姐夫王蓉也只見過三四次,他的媽媽顯然對這個大女婿并沒有太多的好感,雖然女兒出嫁的時候她的嫁妝特別豐厚,一輛寶馬車和一棟在鎮江的別墅足以讓王蓉姐姐像一個富婆,但最后姐姐仍是義無反顧的沒留在距離母親一江之隔的鎮江,而是隨著丈夫遠走千里,都知道相對于那種能下金蛋母雞一樣的秘方,這些東西只不過是過眼煙云,姐姐不恨妹妹,甚至有點可憐似乎和世界隔著一道墻壁的王蓉,但是母親的冷血則讓姐姐很是傷心,一走就不準備再回來的樣子。
王蓉從小的時候就受到了很多觀念的灌輸,母親就像上帝般的存在,她由于聾啞的原因,并沒有到學校上過學,而是由母親請了家庭教師到家里來給她面授上課,她的課程也僅限于語文數學,其實準確地說數學也上的不多,就是一些簡單的加減乘除運算而已,但王蓉會打算盤,這也算是王家一門家傳技能,出于算賬的需要吧,母親從她記事起就給她一把銅制的算盤,這算盤幾乎陪伴王蓉所有有記憶的歲月,她有時候思考問題的時候喜歡撥弄算盤珠子,她聽不到噼里啪啦的動靜,但一上一下帶著色彩的算盤讓她有一種充實感。
王家在東關大街有著一家店鋪,只是里邊都是經營一些很常見的香件,雖然偶爾也拿出她們家獨特工藝的東西做做樣子,不過絕大多數都是非賣品,即使客人出再高的價錢也不賣,主要用來聚聚人氣罷了,這個店鋪王蓉是不去的,她就像一只美麗的鳥兒在自己家里,天天面對香件的配方和母親的面孔,母親喜歡在女兒面前說說話,她知道王蓉什么也聽不見,因此很不在乎說話的內容,她會咒罵自己遇到的所有的人:已經死去的丈夫、遠嫁忘本的大女兒、不斷催貨的店家和東關大街上不太守規矩的店員。王蓉喜歡看母親說話的樣子,她有時候能感觸到母親的不快,會輕輕擁抱一下老太太,這讓母親覺察到了女兒的溫柔,她看女兒一眼,長長嘆口氣。
母親嘆氣也感念王蓉的婚事,王蓉雖然沒上過學,但她的文學素養卻很高,也許孤寂于自己的空間里的女孩都喜歡紅樓夢,她最喜歡就是這本書,她從心里希望能有一個賈寶玉那樣的人來關愛自己,于是從心里就給未來的丈夫畫了一幅像,后來曾有不少人給她介紹對象,只看一眼對方的照片就被她堅決拒絕了,其實她的婚姻大事很不好辦,那才是真正的高不成低不就,如果她是一個很正常的女子,家里的萬貫家財也許會吸引上門入贅的女婿,但她的殘疾讓不少人望而卻步,太過于低下階層的人他母親就看不上,因此就這樣一年一年耽誤下來,王蓉二十五歲了。
就在二十五歲的生日那天,她遇到了來自于北方的董連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