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五四青年節,早上想想我們應該不太屬于這個節日了吧,后來在同學群里看到:18-44歲算青年,45-65算中年,65-80算老年。照這樣算,我們也還算是青年了。
晚上又看到同學發了篇文章,以此紀念她的青春年少,我回了條:我的青春乏善可陳。
青春,在很多人眼里,是朝氣蓬勃、意氣風發,可在我眼里,我的青春猶如一潭死水,一個人躲在自己的世界里,忍受著自卑、窘迫與孤獨,唯一值得自慰的就是讀書、寫字。
只是人生很奇妙,看似一成不變的生活,哪怕極小量變的積累、爆發,突然有一天就達成了質變。不知從何時起,我開始自信、寬心、接納,我意識到之前辜負了那么多的美好,以后定要過好每一天。
之后的生活,照例辛苦,照例糾結,只不過,心中總有信念,不管怎么樣,只要自己努力,生活總是一天比一天好的。即使物質條件還是一般,但是心境不同。忙時會想,這樣很好,能多賺錢,每天過得充實;閑時,安慰自己,暫且過過安逸生活吧。
之前曾經看到一個故事,大意是說有一個人,經過辛苦打拼,終于買了幢豪宅,請了個保姆,他還是每日辛苦賺錢,早出晚歸還房貸。有人問,你那么辛苦賺那么多錢為什么呢?他說為了今后能夠坐在豪宅里,享受每一天的休閑時光。旁人說,他家的保姆不正在做這件事情嗎?
看完那故事,很多人說呵呵,倒真是啊,他那么辛苦,他家保姆正過著他向往的生活。可是當時的我想的卻是,這個故事是有硬傷的,畢竟保姆的工作是不穩定的,主人可以隨時解聘他,那么他的安逸就會瞬間打碎。而主人要的安逸是:他可以在條件基本成熟后,長久穩定地在自己的房子里過他自己相過的生活。再說保姆住在豪宅與主人住在自己的豪宅,那是兩個截然不同的體驗吧。
如今,再想起這個故事,我會在閑暇無聊時對自己說,人生苦短,暫且不做努力拼搏的主人也罷,就做做那個得過且過的保姆吧。
不管承不承認,每個人都必將向中年、老年邁進,我們可以做的是,年紀可以變老,心情保持永遠年輕。
身處“上有老下有小”的階段,肩上的壓力不必說,還時不時會聽說,某人突然得了重癥,生命所剩無幾。每每聽到這樣的消息,都會唏噓感嘆,生命太脆弱。可是轉過身去,還得繼續日常瑣碎、家長里短、計較得失。我們唯一能做的是:平凡的生活里,能夠在心中留個角落,放上自己的輕舞飛揚、春光爛漫。
不管生活怎么樣,每一天過得充實、快樂,那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