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
- 上一章我們就說過,在你對作者的觀點說不同意時,你必須理解這本書的論點,也就是說只有在我們真正了解書中闡述的觀點時,我們的不同意才是有意義的,而在雙方觀點交流的時,你必須帶著同理心去閱讀,在說明論點的時候,你可以有假設(shè),有前提,你也得接受對方的假設(shè)和前提,為假設(shè)而爭吵是沒有意義的,交流意見的方式應(yīng)該是文明的
- 如果,你不同意作者的觀點,那你應(yīng)該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證明你的不同意,就是你得為自己的話找出理由來,如果找不出來,那只能是不喜歡,比如
- 你的知識不足
- 你的知識有誤
- 你的分析不合邏輯
- 你的分析不夠完整
- 其中,知識不足可能導致知識理解的有誤,分析不合邏輯可能是缺乏連慣性,而分析不完整可能是作者沒有解決一開始提出的問題,論述的完整性等,一個好的讀者應(yīng)該是從這些方面來分析,而不是由情緒來決定,可是很多假設(shè)和結(jié)論不符的時候,到底是什么原因還
值得讀者仔細推敲 - 讀書追求的是質(zhì),而不是量,就算你讀了很多書,可是沒有思考,最后還是什么都沒留下,這和其他任何的學習,道理都是一樣的,只有你在這個過程中多思考,提升自己的理解力,才是真正屬于你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