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有皮者價尤高。皮有灑金、秋梨、雞血等名
蓋玉之帶璞者,一物往往數百金,采者不曰得玉,而曰得寶”。可見,璞玉即使在現代仍是很貴重的。 璞玉的外皮,按其成份和產狀等特征,可分為色皮,糖皮,石皮三類。
如前述,玉皮有各種顏色,玉石界以各種顏色而命名,如黑皮、鹿皮等等。從皮色可以看出子玉的質量,大多數的玉皮 厚度很薄,一般小于1毫米
色皮的形態各種各樣,有的成云朵狀,有的為脈狀,有的成散點狀。色皮的形成,是由于和田玉中的氧化亞鐵 在氧化條件下轉變成三氧化鐵所致,所以它是次生的。
有經驗的拾玉者,到中下游去找帶色皮的籽玉;而往上游,找到帶顏色皮子玉的機會就很少。此外,在原生玉礦體的裂縫附近,也嫩能偶爾發現帶皮的山料,這也是由于次生氧化形成的
糖玉的內部:為青玉或白玉。糖玉的糖皮厚度較大,從幾厘米到20--30厘米,常將白玉或青玉包圍起來,呈過渡關系,糖玉產于礦體裂隙附近。糖色為和田玉氧化所致
圍巖一種是透閃石化白云大理石巖,再開采時同玉一起開采出來,附于玉的表面,這種石包玉的石 與玉界限清楚,可以分離
當他經流水或冰川的長期沖刷和搬運后,石與玉則分離。圍巖另一種是透閃石巖。如和田玉在形成過程中,由于交代粗晶狀的透閃石不徹底,在玉的表面常附有粗晶透閃石,這種石皮與玉界限過渡。
和田玉籽料之所以貴重
一是因為:色皮可以用作俏色玉器
二是因為:玉的質量很好。俏色玉器制作,中國已有很久歷史,直到現在,還利用色皮琢成各種玉器,使其更富有情趣。一些仿古制中更為常見
有經驗的玉工,憑皮色就能知道料子的好壞,和玉肉的大致走向,從而決定如何創意制作。現在,許多玉愛好者喜歡各種皮色,如撒金皮、秋梨皮、虎皮、棗紅皮、黑皮等等。對紅皮目前感興趣的最多,只要沾紅皮的料子,價格就非常高
頂級的羊脂玉 也是很淡的撒金皮
就算有皮色,也是上皮色的部分有傷裂和帶微微的漿才掛住的皮色。而且,經驗告訴我們:帶撒金黃皮的料子是帶皮色料子里最白的
活的紅皮料底下一般玉質都是靑的,很少白玉,更不要說羊脂了。這里帶入了一個概念——活皮
活皮就是皮色生在玉石表面,光亮艷麗而且很薄
漿皮就是皮色生在玉表面石漿上,顆粒粗而且很厚
掌握了這些,對我們買料時可以起指導作用。比如這個料子很白(達到頂級的白度)但卻長上了漂亮的紅皮,我們就要懷疑這個紅皮了,是不是染色的。
如果兩個料子分別是撒金和紅皮,料子里面如何呢? 一般來說紅皮料子里玉質,發青帶臟的可能性遠遠大于撒金的料
古人云“璞玉”中,璞也有皮的含義。從礦物學的角度說,和田玉的色皮和原皮都是保護層,顯示出來的就是皮色。下面介紹幾種常見的皮色
1
棗紅皮
棗紅皮:初期呈現淡紅,經過長時間礦物質侵蝕,變得越來越紅,最后紅得發紫。如果侵入一些其他雜質,棗紅皮也會紅得發黑
在和田玉行內有句話:“千年紅皮,萬年黑皮”
大家公認的黑皮的形成時間最長,歲月的沉淀讓它顏色更重,因此黑皮給人一種成熟感,黑皮籽料的肉質一般更為老熟
3
秋梨皮
秋梨皮一般都是淡薄的一種偏黃的黑色,伴有點狀,色澤比較淡雅、內斂、樸實。因其較薄,玉質比較明顯,雕刻仿古件、獸件別有一番韻味
4
灑金皮
顧名思義,灑金皮就像金子一樣薄薄的散落在籽料表面上,一般玉質油潤細膩,皮色難以侵入
其一,物以稀為貴。和田玉籽料開采越來越難,雖然挖掘技術家家強,但扛不住資源枯竭,和田玉每年的開采量很少,優質資源更是少之又少
介紹了和田玉籽料的幾種主要皮色,其中紅色系和黃色最受歡迎,符合中國傳統文化對顏色的審美(紅得喜慶,黃得莊嚴),與細膩白潤的玉肉互相映襯,就像錦上添花。
后期,通過雕刻大師的巧思妙想進行俏色雕琢,更是一絕。如此,大家都懂和田玉籽料皮色能占據一席之地的原因了吧~
最后寶玉姐提醒一句:好的皮色 確實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但是,好皮是建立在好肉的基礎上哦,能力允許,當首選皮好,肉好的籽玉~
棗紅皮是所有皮色中 最受歡迎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