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車已經上路,Deep Seek滿懷同理心和善意...AI浪潮已至,人的價值是什么呢?
1、情感與同理心:人類擁有豐富的情感,如愛、喜悅、悲傷、同情等,能夠與他人建立深層次的情感連接,給予彼此關心、支持和理解。在人際交往、藝術創作、心理咨詢等領域,情感和同理心是AI無法替代的,比如人與人之間的擁抱、安慰等情感互動,能給人帶來溫暖和力量。
千萬別是機器像人,而人卻越來越像機器。
2、創造力與創新能力:人類能夠打破常規,提出全新的想法、概念和解決方案,創造出獨特的藝術作品、科技成果等。像畢加索的繪畫、喬布斯對蘋果產品的創新設計等,都是人類創造力的體現。AI雖能基于數據進行創作,但缺乏真正的自主性和創造性思維。
AI也是人類的創造,這究竟和AI有什么不同?
3、批判性思維與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人類可以從多個角度分析問題,評估信息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提出有深度的見解,并在復雜、模糊的情境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例如在應對全球性的經濟危機、環境問題時,需要人類運用批判性思維和綜合知識來制定解決方案。
系統思考是人類智慧的體現,目前看AI對人類的未來的關切應該不會超過人。
4、道德與倫理判斷:人類具有內在的道德感和倫理觀念,能夠判斷是非對錯,在面對各種選擇和決策時,考慮到道德、法律和社會影響等因素。隨著AI的廣泛應用,如自動駕駛汽車在緊急情況下面臨的決策問題等,更需要人類運用道德判斷來確保技術的發展符合人類的價值觀。
康德說,蒼穹和內心的道德不得不敬畏。
5、靈活性與適應性:人類能夠快速適應各種新環境、新變化,在不同的文化、社會和自然環境中生存和發展。當遇到新的技術、社會變革時,人類可以調整自己的思維和行為方式,而AI在面對超出預設范圍的情況時,往往表現出局限性。
人類在自然界的進化生成,目前在適應力上有優勢。
在AI浪潮下,未來孩子的教育應重視以下能力的培養:
1、編程與數字素養:讓孩子學習編程,培養編程思維,理解計算機語言和邏輯,這不僅有助于他們與智能設備和系統進行交互,還能提升邏輯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要提高孩子的數字素養,使他們能夠正確地獲取、分析和利用數字信息,辨別信息的真偽和價值。
擁抱AI和數字化對于生存和發展都很重要。
2、跨學科知識與綜合能力:鼓勵孩子進行跨學科學習,將不同領域的知識和技能融合起來,如將科學、技術、工程、藝術和數學(STEAM)相結合,培養他們解決復雜現實問題的綜合能力,以適應未來多元化、交叉性的工作需求。
現代已經從傳統的分門別類強調跨學科的能力。
3、專注與深度思考能力:在信息爆炸和AI快速發展的時代,幫助孩子學會專注,避免被大量的信息和干擾因素分散注意力。培養他們深入思考、獨立分析問題的能力,能夠對所學知識進行深入探究和理解,而不僅僅是表面的認知。
深度思考和建立深度關系的能力是一生的幸福功課。
4、溝通與團隊協作能力:教育孩子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包括語言表達、傾聽和非語言溝通等方面,使他們能夠在人機協作和人際交往中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理解他人的需求。同時,培養團隊協作精神,讓孩子學會與不同背景的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務,發揮各自的優勢。
人不是在孤島上,協作對于生存和發展至關重要。
5、自我管理與終身學習能力:引導孩子學會自我管理,包括時間管理、情緒管理和目標管理等,培養他們的自律和自主學習能力。讓孩子明白在AI時代,知識和技術不斷更新,需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持續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質,以適應社會的變化。
活到老學到老,現在更要這樣。
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