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第一天,我答應陪你去吃燒烤。人至中年雞飛狗跳的瑣碎里,我忘了今天的特殊。你來時我問你:我的衣服捎來了沒?你搖搖頭,我急得要跳腳,你一臉壞笑道:今天愚人節(jié)哦!
其實,隨著你越來越長大,你幾乎每一天都跟我過“愚人節(jié)”――
你說得笑話,我轉(zhuǎn)不過彎兒來。
你說得新潮話,我一臉蒙圈。
你手指翻飛玩魔方,我眼花繚亂。
你談古論今慷慨激昂,我鍋臺圍繞默默走開~
還好,快十五歲的你還不曾對我投以不屑的目光。因為我還能聲情并茂為你讀《紅樓》,我還能聽懂你覺得“很拽”的英文,我還能哼唱出你喜歡的歌詞,我還能裝“小女生”跟你撒嬌要禮物,我甚至還能鼓勵你跟喜歡的女生“交朋友”……很多次你都無可奈何的說――
怎么會有你這樣的媽媽?
但每次家長會你還是會堅持要我去,要我早去。并且信心滿滿的說――
去吧!不會讓你丟臉的!
我很慚愧,你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我平時對你貶損太多。我像很多蒙昧迂腐的媽媽一樣對你喋喋不休,屏蔽你的好,夸大你的壞,在每個你躊躇滿志的檔口潑冷水。我覺得你可能從沒聽進去過,我自欺欺人覺得那不會對你造成傷害。但事實證明――
你 很 在 乎!
你變得每次考試前小緊張,每次考試后在乎名次,累計到最后的結果是,會考時你連最擅長的史地生都沒考出平時的水平。
我替你可惜,同時也禁不住反思――
怎么會這樣?你是我的兒子,不是我的“面子”。你在漸漸迎合我的期待中變了樣子。
慢慢的我開始想起:你好久沒畫畫了,曾經(jīng)你畫得“偵探柯南”惟妙惟肖;你好久沒有弄小制作了,曾經(jīng)你把紙箱子做成船,用紙折成劍,“哼哼哈嘿”自導自演一部“戰(zhàn)斗片”;你也好久沒有去“野外求生”了,盡管火堆很難生起來,盡管沒有烤熟土豆,但滿臉是灰的你難掩心底的喜悅滿足。
如今越來越高越來越沉默的你,很少有心情鼓搗這鼓搗那了,你也很少出去玩。幾乎每次出門,都要我一半命令一半懇求才行。
今天,為了等爸爸下班,為了“消遣”這無聊的燒烤前幾小時,我們來到了公園。
健身區(qū)小沙灘那兒有很多小孩兒,在家長的陪伴下歡呼跳躍,讓我想起了十年前的你。記得那會兒你最愛坐滑梯,一趟趟爬上爬下不厭其煩,每次都要哄好久才肯離開。如今經(jīng)過這兒你目不斜視,你開始喜歡清凈。
再往前走時你聽到了熟悉的歌聲,腳步慢了下來,我也停住,看一個年輕人拿著話筒在練歌,前面圍了好多人。聽著好聽的歌,我問你:你歌唱的不錯,敢在人群里唱歌么?你用尷尬一笑回答了我。我笑著鼓勵你:總有一天,你會唱得比他好!
我們繼續(xù)走,一條條小徑花紅柳綠幻若夢境。我舉起手機拍了一張又一張,你照例是不肯配合,自顧自的在前面走,我就這樣陪你在小徑里,在春光里走。
只是這樣陪著你,就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