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我關注的公眾號被日劇《賣房子的女人》刷屏了,從勵志大v到職場教頭,從理財達人到營銷攻略,似乎一部日劇包羅萬象,有太多閃光點可以挖掘。刷完整部日劇后,總覺得女主三軒家萬智似曾相識,客觀冷靜的態度,直擊本質的見解,清晰明確的職業觀,看似冷漠卻最懂人心,不禁讓人感嘆:這簡直就是“女版古美門”啊!
古美門作為扶正三觀的日劇男主曾一度從島國火到了祖國的大江南北,他在《legal high》(譯名:勝利即是正義)中有這樣的經典臺詞:我們不過是愚鈍、感情用事、不斷犯錯的渺小的生物而已,同是這樣的凡人能夠判決別人嗎?你口中所謂的正義,只是居高臨下的同情而已,為自己的委托人的利益全身而戰,我們律師做的只有這個,也不應該去做越份的事。
一個被眾人視作冷酷無情,唯利是圖的人才是真正能夠明辨是非,懂得尊重事實、尊重當事人的律師。
而作為房產銷售三軒家萬智同樣懂得這樣的道理,遇到蟄居族大叔時,不同于其他人對蟄居者重新到外面世界闖蕩的期待,三軒家為蟄居大叔設計出一份增強生存計劃,使其在不改變生存方式的前提下也能頤養百年。面對同事的質疑,三軒家給出了這樣的答案:不要用無聊的常識和狹隘的價值觀去判斷事物,我們是房產銷售員,為客戶找到適合的房子才是應該做的。
不僅有蟄居族,這部劇還通過買房這個視角,聚焦到社會中所謂的“特別群體”,單身族、不婚族、極簡主義者、收納癖、第三者......而三軒家總能為其找到最適合的房子。不簡單粗暴地干涉別人的生活,不以自己的幸福去定義他人的幸福,是真正的尊重,更是最大的幫助。
整部劇沒有肆意評論每個人的生活,各種看似奇葩的生活方式和理念都被編劇借著女主的行為予以認同,你所稱贊的“真”也許對他人來說是虛無,而你所認為的苦難正恰恰是他人眼中的幸福。日本,這個最要求整齊劃一、不追求獨特的國家都開始認同和思考主流外的生活方式,而中國的電視劇還擺脫不掉迎娶白富美出任ceo走上人生巔峰的老套人設。
一面在為三軒家叫好的同時,另一面我也在為自己所生活的這個時代感到悲哀,在當今中國社會里談尊重的確難了些。
水老師在《大擰巴時代的愛情》一文中將社會比做一個人,將經濟、城市建設這類物質的東西比做我們的身體,而社會文明的進步、精神生活、人們心中的信仰就像是國家的靈魂。她說:這幾年,中國的經濟就像火箭上天一樣地增長,我們的身體跑太快,而我們的靈魂早就被急速飛奔的身體甩得沒了蹤影,主流價值觀正在被摧枯拉朽地毀壞,而新的價值觀建立卻沒跟上來。
水老師的這個比喻實在太經典了,這個時代,我們的身體走太快,靈魂跟不上了,經濟發展太快,但主流的價值觀要更新換代還需要些火候。
在當下這個經濟與精神發展不相協調的中國社會,人與人的思想觀念差距之大,步調之不一致超出我們的想象。有的人活在了超前的2020年,有的人活在了當下,有的人卻躺在千禧年里睡大覺,你怎能奢望一個活在二十年前的人來試著理解當今社會中離婚女性的瀟灑,又如何能讓一個未從傳統觀念枷鎖中掙脫的人去接受“不婚主義”這個詞語呢?
所以,當人們固執地把別人的處境套用上自己的道路設定時,當“好心”的人們試圖幫助別人“扳正”三觀時,最基本的尊重打破了,矛盾也如約而至。我想,這才是如今人們抱怨與他人相處艱難的緣由。
單位哪個女同志都三十了還不著急啦?隔壁家的哪個姑娘離婚幾年了還不處對象啦?哪個朋友的小孩放棄銀行工作出來創業啦?可是,一個活在過去的人又有什么資格對另一群活法超前的人評頭論足,又有什么自信可以擔保別人的幸福呢?
當隔壁大嬸還在操心你的終身大事時,作為旁觀者,一心追求婚姻的三軒家卻給出了這樣的理解:不論男女,不婚族人數在增加,單身人士在去往結婚這一終點的途中,向半吊子的人托付終身是不合理的,為了自己,靠自己的力量購房是一件很了不起很帥氣的事。
什么是尊重?即使不認同也可以盡力去理解,去接受,絕不粗暴簡單地評判他人的生活,而是給對方予以最大限度的包容,這就是尊重!
劇中女下屬白洲美加的結局讓我覺得特別有趣,當人們滿心期待這個上班偷懶、又丑又笨的女孩在三軒家的調教下變身職場達人時,三主任卻勸白辭職結婚:“我從來沒見過你這樣學習能力差的,也許當家庭主婦才是更好的選擇”。事實證明,擺脫職場困擾的白洲美加在開始家庭主婦生活后的確更幸福了。這時,我們才發現自己想錯了一個道理:不是每一件事靠努力就可以改變,不是每個人都適合你所認為正確的道路,尊重他人的選擇,讓他走自己該走的路。
文:嘰蛋咪湫(點擊關注)
一只熱愛文字的職場小白,寫真誠的字,分享身邊的事,愿你我都可以明亮有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