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扎馬步,再出鐵拳

《羞羞的鐵拳》海報

《羞羞的鐵拳》是開心麻花的第三部電影。

艾倫,那個在開心麻花之前的劇場版和電影版里常常被欺負的傻大個兒,是這部電影的主演。

正如好多金牌配角的生存方式一樣,選擇權并不在手中,對于角色只能來者不拒。外形俊朗可帥可萌的艾倫,角色不是娘炮就是智障,這些角色為他提供了登上舞臺的機會,可是也將他的戲路鎖死,“演了一個茄子,所有紫色的角色都找上門”,他也就這么一直憨厚地傻著。


演員艾倫


公平的是,每個配角都會贏得他的機會。

這部電影中,艾倫用精湛的表現做出了示范,告訴我們,“娘”和“女人”之間的區別究竟有多大。這么大的區別,居然只是挑眉之間的毫厘差別,只是眼神之間微妙的切換,就能夠精確地立體地傳達給觀眾。

簡直可以原地起飛。


平時馬麗的形象,不免會降低對她的預期。可喜的是,這部電影之中有一段極爆笑的情節,是馬麗貢獻的,她也親自證明了“女漢子”與“漢子”根本不是一回事,那一瞬間,從馬麗臉上竟然看到了艾倫的神情。或者說,常態未必不是一種演技。


當然,電影最大的問題是過于明顯的套路化。以現在群眾的平均觀影量,幾乎沒有任何一個梗猜不到,幾乎沒有任何一個設定不會預知結果。感覺是快要笑了,笑之前還得我先擺出姿勢,你再沖上來咯吱,實在令人尷尬。另外,電影中的黃色笑話一點都不好笑。

但套路化明顯之中亦能看到進步與變化。

開心麻花之前的兩部電影,分別是《夏洛特煩惱》《驢得水》,三部電影里能看到價值觀階梯式上升,從女性毫無原則的包容,到對魔幻現實的批判,《羞羞的鐵拳》更是明確提出并反復強調了:摔倒了不要緊,關鍵能不能站起來。摔倒后要不要站起來,是你自己選的。

開心麻花在電影工業化的道路上比任何人走得都遠,因為他們懂得如何用好套路,有固定的起承轉合,并且踏踏實實地打磨自己的劇本,用無數的劇場即時反饋去驗證套路。他們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也無出其右。開心麻花的成功告訴無數有夢想和遠大志向的電影人們,拍電影就像參加考試一樣,起碼你要把流程走完,要拿到及格的分數,然后保證每次都能及格,才能期待你拿一個八十分。如果你第一個六十分都拿不到,憑什么批評一個一直七十多分的人,他對你來說,簡直就是不可觸及的學霸啊。

先練馬步,打好基礎,才有出拳的機會,出拳才有可能硬。先拍套路電影,拿到六十分,然后才可能一飛沖天。一個角色一個角色演的艾倫也好,慢慢拍著電影的開心麻花也好,都是這樣穩穩向前。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