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節? ? ? ? ? ? 目錄
第六節 前往官山
看到大家的神情,面試老師很滿意,雖然他將要說的人并不是自己,可卻是他從幾百人里挖掘出來的,也足夠他自豪了。畢竟世上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他就是坐我旁邊的陸升,現在有請陸升來介紹自己,大家鼓掌。”
老師一說完,大家的目光一下子都匯聚在陸升身上了。
陸升的臉很不爭氣的紅了,也不知道是因為老師隆重其事的介紹自己,還是因為大家的目光都鎖定在他身上,或者是因為思穎看著他的原故,也許都有。此時他緊張極了,說話都吞吞吐吐。
“大,大家好。我叫陸升,來自中文系……愛好寫作。”憋了半天,終于說了一個愛好,根本沒有滿足眾人的期待。
說真的,如果之前沒有老師特意介紹,那么大家很可能會忽視這一個不善言語的大神;但也有可能,沒有老師的特意抬高,說不定陸升他就不會表現這么不盡人意。
總之,大家對他信或不信的都有,以半信半疑居多,畢竟他是中文系的,是科班出身,還有老師作證。唯一相同的是,從這一刻起,大家都記住了他。
見面會很快就結束了,陸升總算知道面試老師是誰了。張豪杰,體育系輔導員,紅筆俱樂部會員,負責系里面的新聞通訊稿撰寫。
他是體育系的文化人,因此特別看重有文采的學生,可惜體育系里找不出他看好的人。
雖然中文系考試已經結束,但還有幾個系需要考試,因此有幾天時間可供準備。
上官她們也還沒出發,因為這一次夏令營是和數財系合作的,他們還沒有考完。一方面是等他們,另一方面也是需要提前準備準備。
這段時間,兩人都挺忙的,有時吃飯都是九點多,而且大多是和實踐的小伙伴一起吃。吃飯是交流感情最恰當的方式,他們當然不會浪費這難得的機會。
在出發的前一天,上官和陸升說道:“明輝竟然也參加了我們的聯合分隊,是數財系的代表之一。”
“什么?他不是說回去實踐嗎?怎么又要留下來了。”陸升很吃驚,聽到這個消息,讓他有點接受不了。有點擔心上官會被他搶走,但轉念一想,他也有女朋友,而且和自己一起實踐,如果他也這么想,那么人與人之間基本的信任還要不要啊!
所以他趕緊壓下了這個罪惡的想法,這不僅是對明輝的不信任,還是對上官的侮辱。
告訴了陸升這個消息后,上官又囑咐道:“去了之后替我照顧好思穎,畢竟她是個女孩子。還有如果出去采風,一定要多帶點水。聽說很可能要走著過去,路途挺長的。另外到了官山少吃點零食和路邊攤的東西,可以多買點水果吃,記得一定要照顧好自己。”
“嗯,我知道了,你也是啊!去了之后記得每天和我視頻。不需要多長,哪怕一分鐘也可以,只要每天能見到你,我就開心。”
“好的,不會忘記的。”上官認真地說道。
告別了上官,陸升去了南風劇場會議室,參加出發前的動員會。這是由團委書記召開的會議,除了小分隊的十四位成員、張豪杰老師以及團委的幾位干部,這幾天都在一起籌備,經常有見面。
會議室里還有幾位生面孔,團委書記介紹了幾人。他旁邊的是團委副書記,張豪杰旁邊分別是外語系輔導員陳璐老師、計科系趙斌老師。
另外還有一名學生,是教育系的王陳倩。書記說道:“因為我們學校今年沒有開物理專業,而那邊可能會有初中生,輔導作業需要這方面的人才。王陳倩的到來解決了我們的這方面的麻煩,大家歡迎新成員的加入!”
既然書記都這么說,那肯定不會有假了,大家都熱烈歡迎起來。
這樣一來,校級小分隊就有15名成員,剛好可以分為三組。由團委干部徐飛分配,他自領第一組,成員有陸升、王陳倩、龔云和張思穎。
第二組由團委干部龔延清負責,同樣五個人;第三組由青志聯干部伍剛負責,這是陸升早在去年去兒童福利院就認識的人,為人很和善,也很有愛心。
三個小組分工而不分家,第一組主要負責民歌采風,第二組主要負責留守兒童,第三組負責紅色探訪。但同時要求人人都要下鄉去實地調查,也同樣要留在學校給留守兒童上課。
7月9日早上八點,小分隊準時出發,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奔波。在大家滿懷激動中,來到了期待已久的武當山南麓重鎮——官山。
官山主干道兩旁的向日葵迎風招展,就像在迎接眾人到來一樣。打眼望去,道路兩邊連綿不絕的青山,本身就已經或奇或險,讓人目不暇接。再伴以綠水環繞,間或懸掛一瀑布,更是叫人來了就不想離開。
進鎮之前經過了一處地方,隱約可聞歌聲,方言腔十足,讓人忍不住想停車,好下去一探究竟。只是司機不為所動,也許見多了,反而不覺得美。
但陸升還是很激動,這就是上官想來卻沒能來的地方,真的好美,很令人期待接下來的日子。
到了鎮上,陸升才知道,他們住的地方竟然不是想象中的農戶,而是賓館,吃飯、洗漱、觀景以及網絡一應俱全。
看到這些讓大家歡欣喜悅的條件,陸升略微有點失望,他原本以為可以借宿農家,體會當地原汁原味的民風民俗。如今幻想破滅,難免有點失望。
他又一想,十幾個人也不好借宿。首先得打擾農戶的生活,畢竟不同生活習慣,不同年代的人住一起,矛盾肯定會有。其次,這么多人,幾戶是安頓不下來,分得太散,也不利于管理,萬一出了什么安全事故,學校也付不起責。
眾人才安頓好,就接到了通知,呂家河今天有活動。團委書記要大家一起去聽民歌,并做相應的記錄。
大家一下子就興奮起來了,要知道呂家河可是中國漢族民歌第一村,而其中歌王姚啟華會唱幾千首民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