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樸素的文章,樸素的書寫
我從小就有過作家的夢,很久以來一直都還只是個夢想,和大部分人一樣,不知道寫什么,不知道怎么寫,一直覺得有什么東西在腦子里,就是找不到一個出口。
記得讀書時,會在課桌下悄悄地讀著錢鐘書、余秋雨,會跟著作者感動得酣暢淋漓。感動也可以酣暢淋漓?是的,當我如今讀到網絡泛濫的網文時,才真正明白那時的閱讀是怎樣一種幸福的體驗。
寫作的沖動始于學生時期,寫作的行動,卻始于近年。入住各寫作網絡,卻始終沒有堅持,雞湯文寫了幾個,小說寫了半本,看著曲指可數的閱讀量,對我這種剛開始沖動的小蝦米來說著實是種打擊,被身邊的朋友夸作才女,卻被網絡現實直接埋在沙灘上。
我開始關注那些較高閱讀量的文章,最后總結了兩個字“干貨”。文章的質量和文學性已經不是十幾年前紙制雜志的樣子,網絡讓寫作和發表變得容易,每天都有大量的碎片文章充斥進你的眼球,純文學的作品在這個閱讀速食的時代,似乎被擠到了角落。
非中文系的我倒底要寫什么的文字?在我開始追求閱讀量的時候還記得我的初心嗎?
一、初心
真正開始寫東西是緣于一段愛情,曾經被他的文字吸引,他的散文、小說每一段都曾深深地吸引著我。他其貌不揚,可以說是有點丑,我們同在一個小城,卻相識于網絡,初識時似曾相識的感覺帶給了我滿心驚奇。后來,他教我寫詩,從前滿身傲氣的我,就這樣心甘情愿地聽取了一個沒有學歷的寫作者的指導。我開始知道,寫作原來是有天賦的。
情感是很有趣的東西,他打開了我藏在心底不敢表達的東西。寫作又是一件需要靈性,需要心智的事情,有些人需要一個契機,這段愛情恰巧在對的時間給了我這樣一個契機。
還記得那句詩“若得草青柳妖嬈,水波輕漾定塵囂。”他送我第句詩,在qq簽名里放了好久。我從他身上嘗到了愛情的所有酸甜苦辣,曾在多少個深夜哭過,就在多少個深夜讓自己強大。曾做過多少個傻事,就在多少個傻笑后學會感受當下的幸福。
曾在洗手時,恍惚他在沙發上看電視,于是有了《家的眷戀》,曾在那個不太寬厚的肩膀上微笑,于是有了《樹的依靠》,曾在分別時痛心淚流,于是有了之后成熟的思維。
無論我們結果如何,都感謝這段感情帶給我的一切,就像我對他說過的那句話:“只有我知道,你對我是什么樣的存在”。是他打開了我現在的思維,打開了我對人生新的認識,給了我最好的愛情故事。愛情是年輕人成長最好的方式。
之后我的詩歌在本地報刊發表,算是帶著我完成了小小地文學夢想。直到現在加入作協,不肯舍棄對文字追求,能在眾人中堅持自我,這份堅定,這份沉著,都是那個愛的初心。
愛情因為文字結緣,愛情結束,文字并沒有結束,相反文字變得更加成熟,對于不能完滿的愛情,我依然心懷感恩,我愿回憶是幸福的,它留下了我對文字的敏感,讓我懂得了用心寫文。
從前寫文章希望得到愛人的贊賞,現在用心寫文章希望依然擁有一份美好的心境,做自己喜歡的事。或許內心深處,還是想站在他能看見的地方。
二、就這么寫點情懷
我不是哪一行的專業技術人員,沒有那么多的技術干貨,只有一點情懷,一點哲思,一點繪畫,一點琴技,還有一支粉筆。基于這一點點的所學所識,干貨未必適合我。
該將自己置于何方,從技術上追求閱讀量的增加,還是用情懷書寫我的一片真心,幾經思量,我還是愿意選擇后者,這也許會讓我在持續的慘淡經營下度日。繼續堅持就要有更強大的內心,眼睜睜地看著別人上首頁,談簽約。
終于在進入作協之后獲得了更多的認可,當然也有了些質疑,在讀書會上被老派會員質疑小小年紀談幸福的話題太大了,被質疑寫作風格不合紙媒套路,沒什么名氣又不肯隨波逐流。最后發現支撐我的是我在那段愛情中被她深深感染的性格,我就是我。
固執將要有固執的代價,堅持也將有堅持的獲得。在未來能收獲多少,我不好判斷,至少現在我收獲的是更多的閱讀,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坦然,將真心融入文字,那份豁達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能體會。
相信書寫的力量,也應當堅持這份力量。有時候寫文章用手寫稿,放下手機,慢寫慢思,一字字實實在在,回歸最質樸的方式,有時候會用手機記下一個閃現的靈感。開始感覺像讀書時寫作文,現在已經更加習慣了這樣邊寫邊思。
一個簡單的稿紙本,不如現在流行的手帳那樣精致,但用心一點不差,蘿卜、白菜才是常餐。手機里的三言兩語,不像大咖的點贊量,但用心一點不差,花開花謝才是生活。
為自己加油,為所有寫作路上行走的人加油,你可以將寫作當作職業,可以當作愛好,可以當做發泄方式,即使做個過客,也要心懷坦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