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發生過的事情不可能忘記,只不過是你想不起罷了。
2001年7月20日,宮崎駿的電影《千與千尋》在日本上映。故事講述了:少女千尋跟隨父母走過一條神秘的隧道,意外來到神靈異世界,千尋的父母因為貪吃被變成了豬,千尋也在天黑后慢慢變成透明的狀態,這時得到了少年小白的相助,在小白那里得知到在這里要生存下去必須得工作,所以到湯婆婆那里找到了一份工作的機會,也避免了自己被變成豬的命運,在千尋工作的期間她認識了鍋爐爺爺、小玲、無臉男、錢婆婆等朋友。而千尋為了救父母和小白,面對各種困難和危險,千尋也一次次做出了自己的選擇。而影片也隨著她的心理變化歷程而展開。千尋也在這個陌生的世界中慢慢成長,最后終于救出了父母,回到現實生活中。
該片在2003年榮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長篇動畫,同時也是歷史上第一部至今也是唯一一部以電影身份獲得歐洲三大電影節德國柏林電影節金熊的動畫作品;這部電影也在日本超越了《泰坦尼克號》,成為日本歷代電影票房排行榜第一位
為什么宮崎駿的這部《千與千尋》能有這么好的口碑呢?如果只從千尋冒險經歷來看,那么這部電影只能算的上是一部非常普通作品。而宮崎駿卻能把千尋的歷險與現實社會中的那些人生百態結合起來,以至于每個人都能從她的冒險旅程中看到很多淺顯,細小的道理。
影片一開始出現的千尋是一個冷漠、怯懦的女孩,在經歷了這段冒險后千尋逐漸變成了一個懂愛,包容,有禮貌的女孩,她將河神給她的珍貴藥丸一半給了白龍,一半給了無臉人,可以看出她學會了如何去關心他人。
其實影片中的千尋可以說代表著那些充滿理想在外拼搏的人。許多人剛踏入社會但不知何去何從而產生惶惑感,隨著進入新的崗位,成為一名新人卻因笨手笨腳地工作,而被前輩責備,但在坎坷中成長,慢慢成為為事業貢獻,為家庭奉獻的有為青年。
影片中千尋的父母處于中產階級是非常普通的城里人,也比較看重自己的生活節奏。重視自己的快樂。其實他們對于自己孩子的關心卻非常的少,當他們要穿過那個隧道時,并不怎么在乎千尋的想法,也無視了千尋的感受。
當片尾父母在隧道門口叫千尋快點下來時,千尋跑下來問父母怎么樣,父母卻無視了她的話,并轉頭就走了又開始討論搬家公司的問題。父母的對千尋的關愛太少,他們的關注點是外面的世界,并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有多么孤單。其實每一個孩子的心都是童真的,他們對于外面的世界是好奇的,那些新的事物對于孩子們來說是充滿著神秘感的,每一位家長應該多花點時間與孩子交流,不要錯過了與孩子交流的美妙時光。
當千尋的父母因為貪吃,被變成了豬。就注定了千尋在神秘的世界只能靠自己照顧自己,這也是宮崎駿一貫的主題:成年人因為自身的缺陷,注定要被社會淘汰,孩子們能夠依靠的,只有自己。
鍋爐爺爺,小鈴是千尋在異世界的親人,也都是些刀子嘴豆腐心關心她的人,正是這些人的教導和陪伴,使千尋快速的成長,也懂得許多的道理。當小鈴看著千尋獨自去錢婆婆救白龍時,收回了她之前對千尋說的那句“遲鈍”的話,那時千尋給他們的感覺就是她已經長大了,從一開始懵懂無知的女孩變成一位有禮貌,懂事的姑娘。
無臉男,是本片的一個寵角,對于這個人物理解,每個人都有每個人不同的看法,他有純真而專一的心靈,也有貪婪的一面。無臉男他有時畏懼寂寞,有時渴望溫暖,他也找不到自我,找不到自己的喜怒哀樂,當他感受到油屋里面的人因為喜歡他給的金子而奉承他。當他得到了一絲的關心后,他開始變得貪婪起來,想將所有的東西據為己有,于是就在這個充滿誘惑的繁華世界中迷失了自我,后來當他在千尋的幫助下放棄了這些虛無的東西,并隨千尋一起去了錢婆婆那里,并在錢婆婆那個溫馨的小屋里找到了與世無爭的寧靜和溫暖,當他答應錢婆婆在她那里當幫工,并與小伙伴一起織了發圈,將自己的祝福送給她。宮崎駿所賦予無臉男的含義有許多,他就像一面鏡子,能照出不同的樣子。
影片中的油屋只有一個規則:有錢就是上帝,原本油屋里面的人對湯婆婆是懼而遠之的,但是一看到有錢賺時,所有人都是一條心。這也折射出現實社會中有些企業是以金錢至上的。而在后面的電影情節中小白龍告訴湯婆婆她最重要的東西被掉包了,湯婆婆首先想到的是她金子。但是沒過一會那些金子卻變成了土,也預示了一句話:金錢如糞土。
宮崎駿的這部《千與千尋》原只是給小孩創作的動畫電影。但卻讓許多大人想到曾經的那份純真與熱情。故事雖簡單卻不失內涵,有點離奇,有點黑色幽默,卻又充滿了最為真摯的樸質,這也是宮崎駿動畫的魅力所在!
宮崎駿爺爺的動畫陪伴了許多人的童年,帶給大家的是一個美麗,生動的童話世界,也希望大家保持著那份童真快樂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