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習得了某項特殊技能般驚喜,我在2020年的秋天,習得了嗅覺與回憶的通感。
當杭城的桂花已經飄香了近一個月后,上海的空氣里,終于在一個雨夜之后,滲出了絲絲甜膩。
至今令我不解的是,我前18年的生活,是在北方的城鎮,那里的秋天只有滿地金黃的梧桐葉,和落日時分的千里云霞。而沉浸在桂花香氣中的我,卻最清晰的記起我童年的秋天。
前些年在杭讀書時,好像終于了解了這香氣的真實面目,有時陌生,但更多的是沉迷。記得很久前爺爺告訴我,年輕時他們跟團旅游,一路往南,雖只在杭做了短暫停留,但多年后奶奶談起那段不遠不近的旅行時,臉上還是會像二十幾歲的姑娘那樣,眼里閃著光,不停地感嘆著“那個桂花呀,真香。”
所以“桂花的味道”,其實是先進入我的腦袋,而后才走進我的嗅覺。
就這樣,我在這個味道里與秋天纏綿,一晃就是六年。
說真的,我并沒有想到有一天自己會離開那里。我以為那里是我真正成長的開始,我們互相見證著彼此的變化與發展。從膽怯,覺得格格不入,變成一副看似自由又大膽的模樣。
但是我還是離開了那里,我開始覺得她太小了,容不下我想去找一個人的沖動,容不下心碎后溢的到處都是的歡快笑聲,離開時的我足夠決絕,現在的我,卻開始懷念她了。
我在空余的時間回去過很多次,去享受只屬于她的靜謐和純真。仿佛回到出生地的英雄,用最淳樸最本真的強大力量,撫慰身上的刺與乏,準備好后,迎接下一次出發。
2020年,第一次在杭城之外,沉浸在濃郁的桂花香中。
在聳立的高樓中,盡力吸著桂花香氣,我以為自己會懷念更多關于在杭的故事。
但我第一時間想到的,卻是那個穿著藍色衛衣,趴在家門口欄桿上,看著西方斑斕晚霞,等待著廚房飯菜香氣從身后的窗戶里飄出來的小毛丫頭。
那時的秋天舒心,秋高氣爽的時節,每天都能看到高高的藍天上,悠悠的蕩著白白的云。偶爾會因為媽媽喊我回家吃飯,而舍不得眼前的畫面。
那件藍色的衛衣,我特別喜歡。
但我猜,一定是因為當時那個秋天的傍晚,風太多情,云也溫柔,才在我穿著藍色衛衣的那些日子里,造就了我對秋天的獨特印象。
但是不管怎么說,藍色衛衣,是秋天最初的記憶,是屬于家鄉,是金黃色的梧桐葉落得遍地都是,是身后廚房飄出的飯菜香,而桂花呢,是一個誘餌,掉進記憶的魚塘,告訴那個穿藍色衛衣的小毛丫頭,要記得,秋天應該是眼前這樣,不管多少年后身在何方,她一直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