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小伙伴們,大家好!很高興能在這里與你們因書相遇!曾經的我年少無知,閑暇時間只會去刷劇、看電影,庸庸碌碌即將邁入三十歲的分水嶺。在今年初因一次寫作課而開始看書,從此改變了我的人生觀。原來多讀書的效果正如蘇軾所說:“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萬卷始通神。”所以從現在開始讓我們一起讀好書,多讀書!
最近我讀到一本《不會講故事,怎么帶團隊》的書,本書的作者是世界著名商業故事咨詢公司Anecdote創始人——肖恩·卡拉漢(Shawn Callahan),他來自于澳大利亞,本書由美同翻譯,中國友誼出版公司出版發行。這本書是我讀到的好書之一。
《不會講故事,怎么帶團隊》這本書有一個鮮明的主題,就像書名所說,想要帶好一個團隊一定要學會講故事。因為故事可以簡化溝通,提升團隊效率。
本書的目的也一目了然,就是教會領導人及企業怎樣講故事;怎樣運用好故事來解決職場中面臨的諸多困難。比如說在職場人際關系方面、在提升職員能力方面、在宣揚企業文化方面……
本書中運用了大量生動的、權威的真實故事來闡明口頭講故事對于職場的重要性。這也是本書的價值體現。作者講解細致而耐心,并且分享了一部分自己的故事,設身處地的為我們解決具體的問題,從而讓我們很容易融入且跟隨作者的思維。這是本書的好處之一。
而本書的最大的優點在于讓我明白為什么要學會講故事?怎樣學會講故事?如何讓講故事的習慣在一家公司里生根發芽?
為什么要學會講故事?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解決另一個具體的問題,就是你的員工能記起公司戰略中的任何一條嗎?回答是讓人失望的。為什么?因為領導人沒有找到更好的傳達公司戰略的方式,而故事能有效的回答這種“為什么”類型的問題!因為它可以講述新戰略的前因后果和來龍去脈,能提供戰略的形成背景,能解釋戰略存在的意義,也能使人們把戰略與他們腦中有關公司的其他故事聯系起來。而且戰略類故事的模式讓它具有兩個特點:一、有畫面感,二、能促進記憶和轉述。講好這類故事最好的做法是講很多生動形象的、容易引起共鳴的、充滿感情的小故事。
怎樣學會講故事呢?也就是文中提到的成為講故事高手的武林秘籍。它由發現、記憶、分享、更新和刻意練習這五個環節組成。其中發現故事是第一步,我們要打造一雙能夠分辨真假故事的慧眼和鍛煉發現身邊故事的能力,這樣才有助于我們最大限度地發現和講述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鼓舞人心的故事。記憶這部分告訴我們需要養成分享故事的習慣,形成一整套記錄故事的方法,以此來為記憶備份。分享故事這一環節中我們需要掌握的技能,第一點是在任何談話中都有故事可講來清晰地表達觀點,第二點是要知道什么時候使用特定模式的故事。持續更新我們的故事也能讓我們顯得朝氣蓬勃。刻意練習中一句話對我們來說是振奮人心的,作者讀了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的《異類》一書中提到“甲殼蟲樂隊和比爾·蓋茨跟大多數天才一樣,他們也不是突然冒出來的,他們經過了多年的練習才為世人所知。”所以,我們想要成為天才是可能的,刻意練習就是設計一條前進的路徑。在這里作者提出提高講故事的技能有7個等級,提升這些等級類似于打游戲,需要從低級到高級一級一級進階。正如卡耐基所說:“飯要一口一口吃,田要一垅一垅的耕,打仗也要積小勝為大勝的打。”
如何讓講故事的習慣在一家公司里生根發芽?作者提到“神奇三角”的概念,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戰略類故事、講故事技能和成功類故事。“神奇三角”是在組織內運用故事,形成講故事習慣的核心部分。
珀奇公司是不可不提的榜樣,它的輝煌離不開把講故事的習慣踐行到個個部門。作者詳細介紹了珀奇公司付諸實施的以講故事為基礎的一系列措施。比如在展廳的醒目位置用一塊標志牌來標明一些情況,來表達一個觀點:高檔的體驗設施并不會帶來高額的消費。這個措施運用了澄清類故事。此類運用故事的案例比比皆是,難怪珀奇公司能成為2015年《福布斯》雜志所發布的,“美國前景最看好的公司”榜單中第25位!
通過本書我學會了如何講故事,那么可以舉一反三將這個“武林秘籍”運用到寫作當中,讓好故事來升華我們文章中提出的觀點;吸引更多讀者的注意力;好故事所產生的共鳴更是如虎添翼。
最后來說說本書給我的總體映像,本書運用大量真實、權威的案例將我們帶入故事的殿堂,清晰明確的為我們講解講故事的優點與作用以及具體學習講故事的方法。從側面看出作者本人勤奮,愛讀書,知識面廣泛,人脈圈范圍甚廣,如此大咖所注重的事情,我們沒有理由不去學習!
試想我們在一個特定的聚會上,如果你的談話中有大量有趣的故事并被你生動的講述出來,或者與人交談時可以信手拈來一則耐人尋味的小故事,那么你該多么受別人的歡迎啊!
《不會講故事,怎么帶團隊》一書推薦給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