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說這本書是愛情故事的,我真想拿豆腐拍死他,那些說這些信是情書的,我想把豆腐換成板磚。我這一早上,都被前言和后續(xù)里的那些說是愛情的評論而惱火,這怎么是愛情啦,這怎么是愛情啦!好吧,如果我始終讀不懂這是一種愛情,而非要告訴我,真相就是愛情的話,那好吧,我可是不喜歡這樣的愛情。這明明只是一種情誼,一種我說,你懂,我不說,你也懂的情誼,可這樣的情誼,不一定非要愛情不可啊~那些說是愛情的,一定是看了電影,所以我決定,絕不看這部電影!
除卻這份惱怒,剩下的還是蠻好的情緒,畢竟,我喜歡書,也喜歡信。我曾經(jīng)很期待那種,把信丟進郵筒,等著一個信封,上面寫著自己的名字,然后迫不及待的撕開信封,狼吞虎咽的看完信里的內(nèi)容,或許在對我抱怨天氣太熱,或許跟我說又認識了哪個漂亮的小姑娘,或許跟我說哪個球隊贏了哪個球隊(其實我才不關(guān)心哪個球隊贏了,哪個球隊輸了),或許跟我說,今天逃了這節(jié)課,老師可能會讓我掛科,或者跟我說,知不知道啊,有個電影,叫我腦海中的橡皮擦,我看了好多遍還是忍不住流眼淚,或者,會一本正經(jīng)的跟我說說別人眼中無用的人生觀~然后,認真的重讀一遍,又一遍,然后,小心翼翼的放進格子里,像個價值連城的寶貝兒。然后也想著,對方,收到信的對方,讀到這句話,會不會理解錯?TA有沒有收到?郵局是不是又郵寄丟了?這樣子絮叨,TA會不會覺得無聊?也許,有時候會抱怨對方字跡太潦草,也許有時候會被對方抱怨字跡太潦草,但那種期待,是我一直期待的。
后來,終于過了那個年齡,后來,即時通訊發(fā)達到無可救藥,后來,沒有了期待與之通信的人兒,后來,就覺得,偶像情節(jié)落實到現(xiàn)實,落地姿勢好的比較少,大多數(shù)都摔的慘不忍睹,稀巴爛,與其如此,我倒是希望遠遠的欣賞它。
如今,查令十字街84號,跟貝克街221B,一樣,成了一個標(biāo)簽,這本書,也成了一個標(biāo)簽。我非但不喜歡別人說它是個愛情故事,也不喜歡它被搞成標(biāo)簽。彷佛我喜歡穿棉麻衣服,就一定得是文藝青年,怪別扭的。
再說一遍,我不喜歡它是一個愛情故事。它只是個書信往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