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遇見過一個小女孩,因為工作的關系,都是白天和她相處,一天三四個小時,在剛開始的兩周中,我一直以為她不會說話,所以尷尬的我不能問她問題,不能和她說話,不能了解關于她的相關訊息。
后來通過觀察,我發現她在有需要的時候還是會和別人交流的,其余的時間便是一個人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靜靜地看書,大多數時候面無表情,不笑不和別的孩子鬧,我不知道什么原因讓她這么的不愛說話,安靜到一不小心就會忽略她的存在。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在和一個同事聊天的過程中,我才知道這個女孩子是因為家里的情況有點兒特殊,所以不太合群。原來她的父親患有殘疾,所以家庭負擔很重,媽媽幾乎要一個人負擔起全家的生計,平時無暇顧及她的生活和學習,更別提每天接送她上學了,和她能聊天的只有疼愛她的奶奶,能給她帶來安慰的也只有她手中的書籍,她每天能把自己學到的知識看到的故事一個個生動形象地描繪給奶奶聽,奶奶聽了笑呵呵,她自己因為與人分享也能樂呵呵??墒侨ツ晁哪棠桃驗樯±先チ?,媽媽更忙了,爸爸更煩了,所以家里沒有一個能陪她說話、聽她說話的人了。她很孤獨,這種孤獨和失去玩伴的性質是不同的,她從心里敏感地知道自己失去了在這個世界上唯一能和她對話的人了。
所以她開始不愿意說話,不愿意接觸人群,不愿意回想那些和奶奶在一起的愉快時光,她開始變得孤僻,她被很多人認為是一個不會說話的人,可是她很不在意。
可是我見了她,卻很難過,一個這般大的小女孩,心靈承受的東西太重了,她的人生還有那么長,她卻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從那片哀傷中走出來,重新擁抱陽光。
我在大學時期有過一個朋友,女孩子,性格也是孤僻不愛說話,在我剛開始注意到她的時候,我發現她除了對圖書館的管理人員以及餐廳里的賣飯阿姨說些必須的話,生活里再無其他,我是一個極易融進人群,話又挺多的人,所以我實在佩服這樣一個能惜字如金的大人,但是后來我才發現她只是不愿意和人交流,和一些花花草草、小動物交流起來,說得圓圓滿滿、自得其樂,也不管對方能不能聽得懂,而她的笑容在陽光下就像一朵金燦燦的向日葵花。
隨著交往時間的增加,她對我稍稍放下了心防,才說了一些她不愿意對大部分人說的話,我才知道她為什么會變成這樣。
原來她并不是這樣的人,當初她也是積極向上、陽光快樂的一個小女生,只不過后來她被班里的一個男生批評長得丑,心情一下子低落到谷底,再也沒有站起來,她也知道那個男生說的或許是玩笑話,可是她就是緩不過來勁,就是感到很難過,因為那個男生永遠不知道當時她為了趕上班里大多數人的成績,拼命學習,一天只睡三個小時,物理卷子買了八九十來套,每一堂語文課上她都在埋頭計算著數學題,就這樣才勉勉強強和他們處于同樣的水平,她有多緊張啊,稍微能喘一口氣的時候,又只能看著別的同學在操場上打籃球也好,乒乓球也好,趕緊趁著他們玩耍的空檔再背一句必考古詩詞,后來做卷子做題痛苦到什么程度,她一看見卷子就犯惡心,視線停留在上面超過五秒鐘,就能吐出來,有很多時候,她都想自己還不如死了算了,如一個螻蟻一般在人群里掙扎什么呢?只不過每晚回到家,爸媽關切的眼神,遞到手里的熱牛奶,對她說實在難受就休學吧,她才拼了命忍著淚,咬著牙堅持下去,可是就在她的心沒有一絲絲防備的時候,被一個男生就這樣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她以為這是對她人生最大的嘲諷,所以她才關閉了心上所有的窗子,把脆弱和眼淚、表情、笑容統統藏在其間,再也沒人看得見。她想,或許這樣,自己便再不會受傷了吧。
你看,沉默的大多數,是他們愿意的嗎?
所以,你經常見到的那些,不論是在人群里,還是一個人靜坐,都不喜歡說話,保持沉默狀態的人,他們中的一小部分是性格使然,而另外那一大部分是在心里藏了一段受過傷的歲月。
在那些時光里,他們絕望,孤獨,不知所措,即使遇到明媚天光,握緊的拳頭也抓不住一絲溫柔,所以他們須得抿緊嘴唇,咬緊牙關,才能不讓剛剛愈合的傷痛袒露在風中,才能不讓還未徹底清洗干凈的膿血從某一個小縫隙中流淌出來,有人看見,會對他們表示同情,憐憫,他們沉默的原因,懼怕的從來不是絕望之后更大的失望,而是明明一個人扶著傷痕累累的軀干站了起來,依舊有人抓住前塵過往不放,露出的惻隱之心讓他們不斷回憶那段再也回不去、也不敢回去的淚中時光。